水变后发生气泡病,白鲢鱼种死亡


[病例503]湖北仙桃西流河镇三角咀村一口已清淤的老鱼塘,面积12.5亩,水深2m,主养大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2台3kW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2019年初投放草鱼鱼种2700尾,规格1-3斤/尾,白鲢[白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又叫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的一种鱼类,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3000尾左右,规格0.2-0.3斤/尾,花鲢500尾左右,规格0.7-0.8斤/尾,小草鱼1000尾,规格0.2-0.3斤/尾,鲫鱼数量不详。池塘前期还未投喂饲料,也没使用过药物。

3月29日,*转多云[《*转多云》是赵俊宇2012年3月10日发布的一支单曲。],上午陈师傅上店检测水质,反映草鱼不吃草(图1),镜检[镜检是显微镜检查的简称。]水样,藻类数量多,以隐藻为主,少量绿藻、硅藻[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大量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用简易测试盒测得pH值8.2,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未检出,中午使用2瓶“碧水安5kg”和3包“底加氧1kg”并开动增氧机,下午整个水面都出现小草鱼和白鲢跳。

3月30日,*,上午气温13℃,中午18℃,水肥,白鲢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5尾,草鱼不吃草,中午用哈希溶氧仪测得上层水温17.2℃,溶氧9.3mg/L,饱和度[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94%;下层水温16.8℃,溶氧8.9mg/L,饱和度93%,带水样和病鱼回店镜检,隐藻数量明显减少,绿藻、硅藻增多,有大量浮游动物,用简易测试盒测得pH值8.0,氨氮、**酸盐未检出,解剖3尾白鲢,鳃部都附着大量有机质和藻类(图2),小草鱼和白鲢鳃部均有明显气栓(图3),天气不好未用药。

3月31日,*转多云,上午8:00发现白鲢死亡970尾(图4、5),中午技术人员到塘头服务,观察水色墨绿,水面约有50-60尾白鲢侧游、打转,游动缓慢,没有方向。“海控在手”测得水温17.6℃,上层溶氧8.6mg/L,饱和度86%;下层水温17.1℃,溶氧8.2mg/L,饱和度84%;用简易测试盒测得pH值≤8.0,氨氮0.2mg/L,**酸盐0.02mg/L(图6)。带水回店镜检,隐藻增多,绿藻、硅藻减少,浮游动物变少,镜检小草鱼和白鲢鳃部均有大量气栓。解剖打转发病的白鲢,肠道饱满,内脏无病变,接种肝、脾、肾用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4h后未分离出大量细菌。中午外泼6包“速解安”、4包“激活”、8包“营养快线”,开动增氧机曝气,下午白鲢死亡180尾。

4月1日,多云,气温15-23℃,上午白鲢死亡160尾,下午死亡380尾,见小草鱼死亡1尾,草鱼开始正常吃草,水色转绿(图7),镜检硅藻、绿藻为主。

4月2日,多云,气温15-24℃,白鲢死亡70尾,草鱼吃草正常,下午白鲢停止死亡。

4月3日,电话回访,池塘恢复正常。

分析:1、湖北仙桃地区三月份晴雨交替,水体不稳定,藻相变化大。本案例氨氮、**酸盐突然升高,pH值降低,“转水”引起草鱼不吃食、白鲢中毒。

2、白天白鲢和小草鱼“跳塘”,镜检发病鱼鳃丝血管内有气栓,从症状上诊断发生了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检测水体溶解氧没有过饱和,可能是昼夜温差大、*雨天气压剧变或“水变”导致的氮气气泡病,白鲢是上层鱼类,耐受性差,更容易发生气泡病,怀疑是气泡病加重中毒白鲢鱼种死亡。(利洋水产药店西流河店王保宏提供2019.06.06)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