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8日气温下降。部分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反应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下午或晚上有河蟹上岸,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哪里?温度这么低还会缺氧吗?为什么同样降温有的塘河蟹不上岸?相信有同样疑惑的人不只少数养殖户。我今天就给大家一起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下面先看几张照片:
这是1号塘3月28日早上6:10分的养殖户塘口数据。可以看出溶氧2.68mg/L。溶氧已经很低了,河蟹塘处于缺氧状态。
大家可以看到:左边2号塘照片是在28日早上6:10分时溶氧为3.75mg/L。右边3号塘照片是28日早上6:10分溶氧为7.61mg/L。大家应该能看出差异了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原因在哪里?我们接着往下看。
先来分析降温对我们河蟹养殖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的影响。降温会导致水体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对藻类而言会出现倒藻死亡,增加[增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ēng jiā,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水中有机质好氧。水体的应激反应导致河蟹的活动增加,消耗更多溶氧。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也会因为藻类的死亡,使微生物量增加,水呼吸增加,溶氧消耗大。
3号塘2天前全塘泼洒了水世纪的卵囊藻。卵囊藻的作用:在水中存活时间——长稳定,富含虾青素——提升免疫力。直接提升溶氧——起效快。卵囊藻能维持水体稳定,减少水体的应激反应,增加池塘溶氧。所以早期肥水很重要,肥水肥的好的塘口溶氧检测结果都高,溶氧丰富,选对肥水产品更重要。只有这样河蟹塘水体稳定,河蟹应激反应少,溶氧充足一壳蜕壳翻倍大。建议7-10天定期使用一次卵囊藻(首次使用剂量加倍),能增加水体的稳定性,让养殖变得更轻松。同时建议大家加强对水质溶氧,温度的检测,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装中易物联的Y23在线溶氧检测设备。这样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池塘情况,做出正确的预防措施,使河蟹养殖更轻松。
北京水世纪: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