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


  山东省文登市第二淡水养殖试验场总结出了一套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苗种长途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方法,现介绍如下。

苗种筛选

  运输前1个月严格进行手选,将规格相当的放在同一池内暂养,尽量防止苗种鳞片脱落。苗种池内水温保持在22℃左右,并全池泼洒消毒剂,防止病菌感染,强化培育20~30天。

苗种锻炼

  苗种运输前2~3天,换掉苗种池内较肥的池水,重新注入干净无污染的河水。冲水时,罗非鱼苗[也叫“鱼花”。]种因为剧烈活动会排掉体内的一些粪便。同时停喂2~3天,并每天进行1次拉网锻炼。用柔软、光滑的网具将池内的苗种尽可能多地网起来,苗种受到挤压**,会分泌大量黏液,排出体内粪便,并逐步适应密集的环境。

  工具准备

  一般采用汽车,使用纯氧充气运输。装苗的工具为1×1×0.8米的帆布兜,帆布兜内安装无色透明的筒状塑料薄膜,一头扎紧,制成充氧[充氧,用氧注入或与氧结合;用氧处理或补给。]袋。配齐氧气[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瓶、氧气表、充氧管。用直径0.6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80厘米的钢筋焊成“日”字形框架,用直径0.5厘米两端密封的塑料软管顺“日”
字形框架绑牢,软管上用注射针[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5第3152706号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产品基本构造由管鞘和针两部分构成,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和不锈钢。]头均匀扎60~80个针眼,制成充氧头。充氧头安放在充氧袋内,充氧袋内充入0.6米深干净的河水,打开氧气瓶开关检查充氧设施,保证每个充氧袋内充氧均匀,气泡大小一致。一瓶氧气可向4个充氧袋供氧,一般每100公里需备1瓶氧气,为防止运输途中
出现意外情况,应多备1~2瓶氧气。

  苗种运输

  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起运,运输用水温度控制在20℃。装苗种时动作要轻、快,每个充氧袋内装苗种的数量根据路程、苗种规格等适当调控,一般装70~100公斤。鱼苗装车后,重新检查充氧设备,再把充氧袋内的空气挤出,紧贴水面扎紧。在整个鱼苗运输过程中,充氧量能小则小,以鱼苗不浮头为准。运输途中每隔1小时停车检查一下鱼的活动情况和氧气瓶内储氧量,及时更换新的氧气瓶。遇到路况不好及大转弯时车辆应减速慢行,避免过分颠簸。选择*天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运输,切勿在中午气温高时运输。

  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2月/22日/第006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