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鱼养殖技术之大肚子病防治方法


1、症状病鱼体色正常,腹部[人的腹部是骨盆和**之间的身体部分。]膨胀,腹部向上浮在水面无力游动;解剖胃中食物[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较多,肠道边有气泡,有的胃中食物不多,但有气。

2、病因该病为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或肠内厌氧菌[厌氧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过量繁殖引起。

3、危害[危险灾害。]该病主要危害转食期间的中华鲟[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幼鱼[幼鱼是指仔鱼发育为具有成年鱼形状特征的个体,它们的造 型宛若成年鱼的微缩品。],染病率低,传染率也不高,患病幼鱼不会很快死亡。

4、治疗每千克饲料添加氟哌酸[氟哌酸,即诺氟沙星,化学名称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呱嗪基)-3-喹啉羧酸。]2~6g+干酵母[干酵母(Dried yeast)又称酵母,为麦酒酵母或葡萄汁酵母的干燥菌体。]8~12g,拌饵投喂,5d为一疗程。

5、预防改善水环境,降低养殖密度,增加水流量。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