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
李志成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434025)
【摘要】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国家或地区采取有效适应措施的能力,体现资源和制度等方向的综合实力。],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尚镇就占了8家,泥鳅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九成以上,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取
库、稻田等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得了亩均效益1.6~2万元(高的达l0万元以上厂卣)。近年,受泥
【关键词】水温;泥鳅;养殖效益鳅市场价格的影响,稻田养殖泥鳅也发展迅速,仅河南省范县目前
就有稻田养殖泥鳅面积2000多亩,一般亩产泥鳅1000公斤以上,
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亩利润在5000元以上。我国稻田众多,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īn dì zhì yí,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开展稻田养殖泥
库、稻田等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近年,鳅,是创造高效益生态农业的新型模式。
因为水资源污染、大量捕捉等原因,导致我国野生泥鳅产量逐年下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特种水产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的兴起,
降,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这为人工养殖泥鳅创造了很大泥鳅养殖受到各地的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速度还不是
的商机,目前泥鳅养殖已成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很快,加至天然资源因水域受污染严重、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电力
l泥鳅的生产价值捕鱼的危害等因素影响,泥鳅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另外,特种水产
泥鳅隶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有土鳅、胡溜、鳅、的兴起也导致大量捕捉泥鳅作为其它养殖对象的动物饲料,其商
真泥鳅等俗名。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北起黑龙江,南到越品仍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外市场31益增长的需求。
南、老挝等地。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富含矿物质和3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多种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B,含量比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在我国,泥鳅以往多产于天然水域中,仅靠其自繁自育自长,
c含量比其他鱼类也高,其所含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产量增长率很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量增加,泥鳅的自然
它的营养价值在鱼类中名列前茅。泥鳅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产量逐步下降,既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国外市场
其主要功效为补脾益气、滋*壮阳、清热解毒、祛湿邪、治消渴、水需要。因此,近年来,我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广
肿黄疸、痢疾、**等症,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研究证明从泥东、上海等省、市的外贸及水产部门,在捕捞野生鳅蓄养出口的基
鳅的体表粘液中可以提取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础上,积极发展人工饲养。人们利用天然的或人_T修建的坑、塘、
此外,在遗传学和毒理学上,泥鳅还被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沟、池等小水体,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开展了泥鳅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和
泥鳅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而且国际市场销路很好,是我国外贸养殖的生产试验,大都获得成功;另外,全国许多科研院校结合生
出口的重要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之一,以13本、韩国需求量最大,近年来出口创产实际,开展了泥鳅的大规模人工繁殖培育苗种的试验研究和其
汇逐步升高。泥鳅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力强、运输方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在泥鳅的优良品种选育研究等,取得了
便、易养殖、饵料易得、养殖成本低,被列为特种水产品养殖种类之可喜的研究成果及经验。这些研究成果再与养殖者的经验相结合
一。在日本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很早就有泥鳅的养殖生产,70年代投入生产,使泥鳅获得较高的养殖产量。近几年,其产量不断上
在中国**和**区的某些地方也开展了人工繁殖和养殖,并取升,初步形成供销两旺的大好局面。
得了一定经验,目前泥鳅除能进行无土工厂化和池塘养殖外,亦可泥鳅生命力很强,对环境适应性高,其食料荤素粗杂易得,养
利稻田、沟渠围拦等进行养殖,是一种理想的养殖对象。虽然泥鳅殖占地面积少,用水量不大,易于饲养,便于运输,而且成本低,收
成鱼的规模化[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养殖取得很大的成功,而泥鳅的苗种培育一直难以益大,见效快,每公倾水面产量可高达1.5万千克左右;加上泥鳅市
达到商业化规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泥鳅仔鱼孵化后不久,容场需求看好,在水产养殖业中以泥鳅作为养殖对象是较安全而又
易出现大规模的死亡。主要原因可能是泥鳅的早期摄食生态学未有利可图的。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淡水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调查清楚以及某些养殖环境条件不适当。
源,因此,可利用各种浅水水体,如稻田、洼地、坑塘等处因地制宜,
2泥鳅养殖现状
就地取材地发展泥鳅养殖,当然有条件可发展规模养殖。可以预
近几年,国内泥鳅养殖掀起了一股热潮,并且这股热潮有增无料,泥鳅养殖业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副业中能
减。我国泥鳅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养殖进展缓慢,规得到有力的发展,有很好的前景。
模也不大,且各地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仍以天然捕捞为主,人_丁
养殖仍处于次要地位。多数地区的泥鳅养殖,除部分专业户外,仍【参考文献】
以渔(农)户庭院或房前屋后的坑池养殖较为普遍,而且泥鳅人工[1]顾若刚,徐刚,闻海波,韩旭光.温度与花鱼骨仔鱼饥饿耐受力的关
养殖的技术应用还不太普及,加上由于规模小、养殖户分散,产量系EJ3.湛江海大学学报,2006.
和效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9O年代后期,泥鳅养殖开始从小水E2J王有基,宋立民,姚荣荣,张磊,王卫民.泥鳅仔鱼发育,摄食与不可
体养殖向规模化生产发展,养殖形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逆点的确立[J].水利渔业,2007.
池等多种养殖方式,仅江苏赣榆县[赣榆,古称怀仁。]墩尚镇,2007年就发展池塘围网E33李秀玉,林小涛,廖志洪等.温度对黄颡鱼仔鱼摄食强度及饥饿耐受
养鳅1.6万亩,在全国l3家泥鳅加丁、出151龙头企业中,赣榆县墩力的影响[J]生态科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