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藕田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


泥鳅的病害较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水霉病


(1)病原[病原,指病因。]:水霉、绵霉。
(2)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绵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3)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措施: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池塘消毒:用生石灰消毒池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同时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密度不宜过大。盐水浸浴:用30%~40%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病鱼5~30分钟。发病期间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食盐和小苏打水合剂,用药剂量均为0.04%。

  2.烂鳍病[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或者不能舒展·本病多流行于夏季。]

  (1)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
(2)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3)防治措施:按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1克用量,全池撒入漂**。

3.寄生虫病

(1)病原:车轮虫、舌杯虫或三代虫。
(2)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黏液增多。
(3)防治措施:①以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5:2)合剂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②用0.5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溶液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4.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1)病因: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
(2)症状:鳅鱼苗浮于水面,失去平衡,不能自由游动。
(3)防治措施:①食盐4~6千克/亩全池抛撒。②在池中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③及时清除池中**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施肥量,是指肥料施用的数量。],防止水质恶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