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高温期养殖管理关键技术要点



7~9月是河蟹的生长旺季,既是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河蟹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健康养殖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河蟹养殖的实际情况,七、八、九三个月高温期河蟹养殖管理要抓住以下要点:

1、稳水保水。高温天气池水深稳定在1m左右,高温期最好5~7天加、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1次,注水应在凌晨进行,抽取外河水面以下20~750px、溶氧丰富、水温适宜的新水,可改水流直冲为多点冲水,加快与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中旧水混合,达到增氧和调节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双重效果。

2、管草护草。水草是河蟹的栖息场所,也是池塘自净的重要载体,蟹池要多品种栽种水生植物。高温期蟹池水草过多、过密,需进行人工和机械疏草,水草不足可移入漂浮性植物(如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浮萍等),总体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池塘面积1/3~2/5为宜。

3、选饵投饵[ ...]。在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上应采用“两头精、中间青”的方法。高温季节需要加大青饲料的投喂量,即提高饲料中粗纤维和维生素的含量,既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符合河蟹的生理特性,防止河蟹的“性早熟”。同时配合饲料中要提高豆粕、菜饼、玉米的比例,还可增加投喂适量的南瓜、水草等植物性饲料。

4、清除残饵。早、晚各检查一次食台,以下午喂食前食台略有剩余为宜。
夏天饵料容易变质,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及投饵品种,若剩饵多加上不及时清除,必然影响水质。

5、调水改底。夏天经常下雨导致蟹池酸性水质会引起河蟹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不正常,可全池泼洒生石灰,如水质pH过高可通过适当换水和使用果酸等进行调节。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改善底质,勤用复合芽孢杆菌、EM菌、*酸菌等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或使用底改宝、速效底改、底必净、净水除臭灵改善底质。

5、防病治病。可用地笼[地笼,也称作地笼网、地笼王等。]一头张开口并高出水面,另一头沉入池底并封口。经过**,如果地笼中没有蟹,说明蟹健康;如果地笼中有蟹,就有发病的可能,应进一步仔细检查。高温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制剂,制成药饵投喂,连喂5~7天。发现死蟹要认真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治疗时要注意对症下药,切不可滥用药物尤其是禁用药品,同时要注意蜕壳期间的用药安全。

6、加强巡池。夏天最容易发生蟹池缺氧,需密切注意河蟹的反常行为,如果清晨或傍晚大量河蟹**在池塘岸边,受了惊动仍不下水,说明池水缺氧,需立即增氧、换水。巡池还应注意河蟹摄食状况、蜕壳数量,检查防逃设施、修补漏洞、防止敌害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