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温期河蟹缺氧死亡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对于河蟹养殖户朋友来说,最揪心的事情莫过于河蟹出现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了。然而,进入六月份,河蟹的死亡量逐渐增多,这给养殖户朋友带来了不少烦恼。那么,河蟹为什么会出现死亡呢?笔者认为,死因千百种,结果都一样,而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期河蟹死亡最终还是因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而死。

在这里,我把缺氧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缺氧,另一种为非生理性缺氧,即外部环境缺氧。

一、生理性缺氧

河蟹的生理性缺氧,主要是指由于河蟹呼吸**鳃(有6对)受到损坏,或运载氧气[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的物质(血蓝蛋白)受到影响后,河蟹自身吸收和运载氧气的能力下降而导致的缺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1、黑鳃、烂鳃

河蟹的鳃如同人的肺一样,当河蟹鳃组织出现损坏时,必然导致河蟹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

2、鳃挂脏

当底部、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环境变脏时,河蟹吸入大量脏东西附着到鳃上时,阻碍了气体交换,影响河蟹对氧气的吸收。

3、中毒

当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如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硫化氢过量时,对河蟹的呼吸蛋白即血蓝蛋白造成影响后,导致河蟹的运载氧气的能力不足,出现缺氧。

氨氮(右)、**酸盐(左)偏高

二、外界环境缺氧

顾名思义,外界环境缺氧主要是指河蟹塘水体的溶氧不足。其原因为水体中氧气的来源量小于氧气的消耗量。

1、氧气来源

河蟹塘氧气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藻类和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当水体藻相不均或严重缺少时,产氧必定下降。当水体中的水草的活力不足时,光合作用产氧能力下降,导致水体溶氧量会出现下降。

2、氧气的消耗

河蟹塘氧气的消耗主要来自于“水呼吸”。“水呼吸”是指水中微型生物耗氧,即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质在细菌的参与下的分解耗氧。同时,败坏的水草也会大量消耗水体氧气,健康的水草夜间也会大量耗氧水体氧气。

那么,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河蟹缺氧,进而控制、降低河蟹的死亡数量呢?

1、降低生理性缺氧

黑鳃、烂鳃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消毒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如使用碘制剂(“超碘”“金碘”等)、戊二醛(“菌毒必克”等)等进行消毒。鳃挂脏时,可以通过改善底部和水体的环境进行处理,如使用改底产品(“全效底改”、“强效底净”等)、调水产品(“活力益水素”、“黄金益菌素”等)等。当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多时,可使用“水博士”、“解毒灵”等解毒产品进行解毒。

2、增加氧气的来源

1)保持水草的活力:定期(如10~15天)使用草肥(“蟹草肥”“蟹草肥B型”“护草灵”等)


2)调节藻相:高温期间容易爆发蓝藻,应该千方百计预防蓝藻的产生。蓝藻在高温、高pH值、低碳源、缺菌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所以建议平时根据水质情况,使用“活肥”定期培养硅藻,“黄金益菌素B型”调节菌相,以菌护藻,菌藻平衡。

3)使用**型底改或化学增氧剂[增氧剂,通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复合多种有效成分,通过综合作用,均匀释放溶氧,迅速降解水体毒素,稳定性强,速效而长效,养殖中任一时期均可安全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改善养殖环境。]:具有增氧作用的**型改底产品,如“全效底改”、“强效底净”,“**氧”、“粒粒氧”等增氧剂。

4)使用增氧机等机械增氧设备


5)换注溶氧较高的外源水:如果池塘水质较差而外源水较好,可以适当加注,或者利用曝气后的深井水。

对于养殖来说,高温期河蟹死亡是很不划算的。管理好水质,保持塘中的溶氧充足,顺利度过高温将是成功的保障。


来源:水世纪华东团队
作者:曾高德
微信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