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条件下的水蛭[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可刺入人畜皮肤吸血,并有释放**剂,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觉。],只要有基本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生存并繁殖后代。据我国有关专家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对水蛭的品种、习性、食性[食性指动物(也有的扩展到异养生物)以何种食物、何种方式以及因场所不同进行多少量的摄食,这是属于生态的、行为性态的范畴。]和繁殖方式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已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饲养方案,能够确保水蛭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成功。水蛭食性杂,生长快,如在废鱼池内稍加改造就可以养殖,一些符合要求的低洼农田,湖滨滩地,也可进行人工养殖。人工开挖水蛭养殖池比鱼塘要求低,土方开挖量少,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农村副业。
水蛭养殖周期为一年半,最大个体可达65克,平均也在35-50克左右,亩产量能达到100公斤以上。就目前的市场行情[古代商人就注意市场行情有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但真正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研究是从资本**社会开始的。],亩产值不下18000元,纯收益可达10000元以上。
可见人工养殖水蛭,投资不多,养殖技术也并不十分复杂,而见效迅速。其成品国内市场需求量[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指有效的需求。]大,也是出口创汇[出口创汇是指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产品或商品从而获得外汇收入的行为。]的拳头产品[拳头产品就是产品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