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人工育苗生产中的几项实用技术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是我省沿海地区众多海水育苗室多年来主要生产项目之一,曾产生过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今年在黄骅兴盛育苗场指导河蟹育苗技术期间,800余立方水体出苗近400kg,最高单产0.7kg/立方米。所采取的几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轮虫[英文名rotifer,亦作wheel animalcule。]做为蚤状工期[工期指一项工程完工的时间限制。]幼体[ ...]的主要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

传统的蚤状工期培育方法在育苗室进水、施肥、接种单细胞藻类的基础上,主要投喂螺旋藻[螺旋藻(学名:Spirulina)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粉、蛋黄、酵母等饵料。笔者今年在蚤状工期幼体孵出的当天晚上投喂上述饵料,第二天白天则开始投喂**轮虫或质量较好的冷冻轮虫,效果良好。主要有以下特点:

  1.1**[**,主要指的是昆虫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产生的形态、习性的变化,其具体分为四个时期,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在一个世代拥有四个时期的昆虫,称为完全**昆虫,没有完全拥有四个时期的昆虫称为不完全**昆-biantai]
  蚤状工期全程投喂螺旋藻粉等代用饵料时,蚤状工期**为蚤状ⅱ期约需3~4d或更长,以轮虫为主时则缩短为2.5~3.5d。

  1.2**齐
  蚤工阶段以代用饵料为主,因其**时间较长,**明显不齐,各期累计到后期则差距更大,蚤v期幼体全部**为大眼幼体往往需要2~3d时间,由于此阶段自相残杀[成语自相残杀发音zì xiāng cán shā...]严重,而大大降低了蟹苗产量;而以轮虫为主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3幼体壮
  以轮虫为主培育的蚤状幼体不仅个体较大,而且活力好,抗病力强。例如今年有一育苗池在蚤状工期发生了严重的丝状细菌病,但经过精心治疗与培育,奇迹般地**为蚤状ⅱ期幼体,**率高达90%,最后单方水体出苗达500g以上。

2育苗池残饵量的显微定量

在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适量投喂饵料是关键技术之一,通常根据幼体期别、幼体数量、幼体摄食情况、饵料种类以及残饵情况灵活掌握。其中残饵量是判断投饵[ ...]量是否适量的主要依据。实际育苗水体中活饵、死饵、粪便及幼体混在一起,用肉眼直接观测非常困难。笔者采取的方法是用瓷碗从苗池中舀取池水,静止数分钟后用滴管吸取碗底沉淀物,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地分辩出残饵情况,结合上次投饵时间与数量,就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投饵量是否适宜,为及时调整投饵种类与数量提供重要依据。

3蚤状v期幼体较高密度条件下的流水培育

河蟹大眼幼体有残杀蚤状v期幼体的习性,在蚤状v期幼体—大眼幼体**过程中,如果幼体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则极易发生残杀现象,从而大大降低蟹苗的产量。笔者今年对于蚤状v期幼体密度较高的池子,**前适量换水,**过程中则采取流水方式换水。即苗池一端用网箱虹吸排水,同时另一端进水,保持苗池水位基本稳定,每次进水量为育苗池容水量的1/3~1/2,避免了常规换水时随着水位的降低,幼体密度增大而加剧大眼幼体残杀蚤状v期幼体。与此同时,加大了大卤虫、淡水蚤等饵料的投喂量。因此,今年蚤状v期—大眼幼体**阶段自相残杀较轻,蟹苗产量显著提高。

4鲜活轮虫的冰块保鲜

在河蟹育苗生产中,购买轮虫的时间和数量往往是不稳定的。有时收购的轮虫数量较多,短时间内喂不完,如果不采取措施,剩余的轮虫数小时后就会死亡,不但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河蟹育苗正常的饵料投喂。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把剩余的轮虫倒入泡沫塑料箱内,每箱轮虫数量约为容积的1/2~2/3,再放入约二三千克重的冰块,盖严后置于*凉处存放。一般24h后大部分轮虫仍然存活,较好地解决了轮虫的保鲜和持续供给难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