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池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通过排干池水,人工或机械挖去过多的淤泥,经冰冻、暴晒1个月左右,再使用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为下一个周期的养殖生产做好准备。现将蟹池常用的清塘药物介绍如下:
一、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
1、主要成分。**钙[**钙(calcium 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
2、作用机理。**钙溶于水生成氢**钙,使水体呈强碱性,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动物体蛋白质变性,引起死亡。
3、用量与用法。水深0.2m用量75~100kg/亩,水深1m用量120~150kg/亩。先将池水排至10cm深,在池底四周及**挖数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成石灰浆[石灰浆,是石灰经消化后与水混合呈糊状的浆液。]均匀全池,第二天再用带把的泥耙将池底推耙一遍,使石灰与底泥充分混合;带水消毒(水深1m左右),可用耐腐蚀的小木船装熟化好的石灰浆全池泼洒。
4、成本。30~60元/亩(不含消毒人员工资,下同)。
5、特点。改良池塘底质,调节水体酸碱度,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补充水体钙的含量,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降解快,药性消失期7~10天,对环境不构成二次污染[当某些一次污染物,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有性质,特别是那些反应性较强的物质,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即出现二次污染。]。
6、注意事项[办理***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易潮解,不易保存,需即买即用,操作不方便,用工多。
7、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指该电源所支持的硬件类型,在这里主要是指所支持的CPU类型。]。底质淤泥多、呈酸性的池塘。
二、漂**
1、主要成分。Ca(ClO)2和CaCl2,主要起作用的是Ca(ClO)2。
2、作用机理。能释放活性氯和初生态氧,使蛋白质变性,引起动物死亡。
3、用量与用法。水深0.2m用量10~15kg/亩,水深1m用量50kg/亩,用水溶化后随即全池泼洒。
4、成本。32~80元/亩。
5、特点。药性来的快,去的也快,一周时间即可放苗。既能杀野杂鱼虾又能杀菌。药性消失期3~5天,降解快,对环境不构成二次污染。
6、注意事项。要求含有效氯达到28%~30%。易潮解,不稳定,避光密封保存。
7、适用范围。通用型,尤其是在进苗时间很紧迫的情况下。
三、茶粕(又称茶饼)
1、主要成分。是山茶树的果实榨油后所剩的残渣,形状与菜饼相似,茶粕含有皂角甙,是一种溶血性毒素。
2、作用机理。改变细胞通透性,具有融血的特点,使细胞质外渗。鱼虾耐受力[耐受力(Tolerance)是一种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血色素[血色素是习惯称呼,现在统称为血红蛋白,是评价病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组成不同,鱼的血色素含亚铁的血红素[红细胞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的。],虾类的血色素是含铜的血蓝素,皂甙主要和血红素发生作用。虾蟹的耐受力是鱼的40倍以上。
3、用量与用法。25~50kg/亩,加水浸泡**,全池泼洒。最好采用生石灰+茶粕,生石灰用后隔3~5天再使用茶粕消毒,此消毒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清塘消毒效果,且安全无药物残留隐患。
4、成本。80~160元/亩。
5、特点。无毒性残存,杀鱼不伤蟹,使用安全,且能肥水。
6、注意事项。对池塘螺蛳有一定影响,要配合杀菌药物使用,药性消失期7~10天。
7、适用范围。在放苗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或养殖过程中池塘杂鱼过多。
四、菊酯类
1、常见种类。有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2、作用机理。作用于神经突触,引起过度兴奋,痉挛,最后麻痹而死。
3、用量与用法。水深40cm,用量100g/亩,最高水位用量不超过150g/亩。消毒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需经药物解毒后,至少1个月以上药性方可解除。
4、成本。15~20元/亩(不含工资和解毒药物费用)。
5、特点。虾蟹对菊酯类特别敏感,残留时间长,价格便宜。
6、注意事项。使用后,会沉降在池塘底部,被泥土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释放出来,导致河蟹中毒,出现蜕壳推迟或软壳死亡等情况。所以在使用后必须用解毒药物,尤其在放苗前,并且做到多次解毒。
7、适用范围。小龙虾多的池塘。
五、有机磷类农药
1、常见种类。以敌百虫为主。
2、作用机理。能抑制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大量积累,破坏正常的神经传导,导致生物体死亡。
3、用量与用法。水深40cm,用量1.5kg/亩,消毒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需经药物解毒方可排放废水。
4、成本。20元/亩(不含工资和解毒药物费用)。
5、特点。毒性小 降解快。
6、注意事项。呈酸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宜与碱**物配合使用。
7、适用范围。预防抖抖病,前一年爆发过抖抖病的池塘。
相关链接:苏州大学教授蔡春芳认为有机磷农药、菊酯泡塘是河蟹“水瘪子”病的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