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淡水鱼混养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1、坚持巡塘[巡塘是对养鱼工作的综合检查,通过巡塘可全面了解和掌握池、鱼状况和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鳖鱼[语出:《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鳖的活动情况。为了尽量减少对鳖的人为干扰,最好用望远镜进行远距离观察。每天至少查看4次,特别中午和夜晚观察极为重要,因为鳖中午和夜晚活动较为频繁;如遇恶劣天气时,要注意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注意勤加、勤换清水,一般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换水深10厘米左右。由于鳖在其摄食活动中经常从池底浮上水面呼吸,以及鳖的代谢产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鳖鱼混养池中的水质相对较为稳定。但当气候反常,气温、气压发生急剧变化(尤其天气闷热)时,由于鳖鱼混养池中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密度较大,加之水质肥浊,池水上下对流、底层浊水上翻,致使鳖感觉不适而活动量减少,造成池水溶氧量下降,这时要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增加溶氧量,以改善水质,防止发生事故。

2、适当增加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和肥料的投放量:鳖鱼混养的池塘中,在满足鳖所需饵料的同时,应根据混养鱼类的品种、数量及水质的肥瘦情况,适当增加饵料的投放量和肥料的投放量,以保证鱼类获得充足的饵料。

混养池的施肥,首先考虑既要充分利用池塘本身废弃有机物所造成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资源优势,又要防止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造成的水质过肥或污染,因此应在保证鲢、鳙鱼等浮游生物食性鱼类食物充足的原则下进行。施肥方法应在混养前或清塘后施足基肥,为饲养前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可根据水质肥度,再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追施化肥或有机肥料,以维持水体的适宜肥度。

3、定期冲水和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鱼鳖混养池的冲水和一般消毒同鱼池一样,但当消毒的主体是鳖时,要兼顾鱼的耐受性,因鳖的用药安全浓度往往要高于鱼类。

4、分级放养:幼鳖放养时要按大小分级放养,每池规格尽量一致,有病症的幼鳖要挑出单独放养。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