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除稚鳖外,幼鳖、商品用鳖和亲鳖均可采取鱼、鳖混养的方式,能与鲢鱼、鳙鱼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为主体的食用鱼同池混养。

鳖从出壳到体重50克左右,是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提高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稚鳖越冬管理,达到提高成活率和加速鳖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缩短养殖周期的目的。

冬季提温养殖是加速鳖生长的有效方法。当10月中下旬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下降时,将中华鳖从室外转入室内加温养殖,可以用塑料大棚,也可以用房屋,养殖用水一般是在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直接加入温水,但水温较高的热水源,应先与凉水混合调节适宜再加,尽可能使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稳定在30℃左右。越冬提温养殖池处于封闭状态,鳖放养量大,吃食也多,池水极易恶化,所以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尤为重要。夜间气温低,要做好夜间调温管理,加水的次数和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池中水温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一定要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

冬季改良水质时主要是和调温结合进行更换池水,是池中养殖凤眼莲等来净化水质。定期用10~20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的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或5毫克/升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泼洒消毒,起到防病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冬季室内提高水温养殖,个体生长大小有别,为了避免相互损伤,要对加温池饲养的鳖挑选后分级放养,要求同一个养殖池放养规格基本一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按照体重情况而定。

夏、秋季水温比较稳定,自然水体水温很适合鳖生长,是生长最快的阶段。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成鳖养殖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使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池塘周围要保证安静的环境,使成鳖正常进食和“晒背”,促进生长和防止疾病。夏季预防疾病,一般用10~2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1~2毫克/升的漂**全池洒泼,对于寄生虫病用0.5毫克/升的敌百虫全池洒泼。

日常管理巡塘要注意塘里水生植物情况,观察塘里的水位和水色,决定是否需要进、排水。检查塘埂和防逃设施是否完好,记载巡塘情况及处理情况。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