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狗鱼养殖技术


白斑[白斑病,是医学上对以皮肤白斑为主要症状的一些疾病的统称。]狗鱼[狗鱼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隶属于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在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

生物学习性[习性(xí xìng),基本解释为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白斑狗鱼生活于寒冷地带的河川湖泊中,幼鱼集群活动,成鱼行动迅速敏捷,常出没于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丛中,稍有动静即钻入草丛中隐蔽。白斑狗鱼为冷水性鱼类,适温范围为0~30℃,生长温度为16~26℃。幼鱼以桡足类、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摇蚊幼虫和水生昆虫为食,稍大即可捕食其他鱼类,食物组成以鱼类为主,其次为水生昆虫,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成语自相残杀发音zì xiāng cán shā...]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条件下以投喂野杂鱼为主。生长速度较快,养殖1年体重可达3~4斤。

繁殖习性:雌性白斑狗鱼性成熟年龄为3~4龄,雄性为2~3龄,个体的相对怀卵量为6.9-34.7粒/克。每年河湖解冻的4月即开始短距离溯河,产卵于水草丛生的河口泛水区,主要繁殖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繁殖水温为9〜14℃,卵黏性,附着于枯草、芦苇等水草或河道两边的树、草根须上。

养殖技术要点:白斑狗鱼性凶猛,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苗种培育应提供充足[充足,汉语词汇。]的饲料鱼,并定期将不同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苗种分开放养。成鱼养殖池塘适宜的面积为5~8亩,水深为2米,水源充足,水体清凉,溶氧应在4毫克/升以上,水温不能高于30℃。同时,最好能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作隐蔽场所,如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白斑狗鱼苗[也叫“鱼花”。]下塘前要准备充足适口的饵料鱼,体长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的白斑狗鱼可摄食2厘米左右的饵料鱼。一般采用原塘培育,即放苗前进行消毒,施肥培育饵料鱼,待饵料鱼长成1.5~2厘米时放人5厘米长的白斑狗鱼苗,亩放1000尾。随着白斑狗鱼的生长,所需饵料鱼的适口规格和数量也不断增加,应灵活掌握投喂。此外,白斑狗鱼鱼种的大小分化较快,应适时拉网将大小规格分开,减少残食现象。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当年鱼苗养殖至12月底,个体可达2斤,达到上市规格。


白斑狗鱼图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