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来了,河蟹养殖户应该怎么办?


进入六月份,养殖池塘中,令养殖户朋友闻之色变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呢?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那么,什么是蓝藻呢?

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旧名为蓝藻(blue algae)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或称为蓝菌门。虽然传统上归于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但近期发现因为没有核膜等等,与细菌非常接近,因此现时已被归入细菌。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目前,河蟹塘比较常见的有害蓝藻为微囊藻(如下图)。

肉眼下的蓝藻

光学显微镜下的蓝藻

那么,蓝藻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

1、造成水体缺氧
当蓝藻大量繁殖后,形成水华,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一旦出现“倒藻”极易导致水体缺氧。

2、导致河蟹肝中毒
河蟹塘常见的微囊藻能产生微囊藻毒素,此种毒素为肝毒,能损害肝脏。
那么,产生蓝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蓝藻作为一种自然生物,它能够成为优势种,必然遵循一个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那么蓝藻的竞争者是谁呢?那当然要数其它藻类。那么大自然为什么会选择蓝藻成为优势种呢?因为进入六月份,高温、高pH值、缺乏C源时,蓝藻也能很好地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其它藻类的生长则受到限制。

1、高温
早期水温低,蓝藻的生长受到其它藻种制约,蓝藻不可能大规模暴发,当水温达到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2、高pH值
早期河蟹塘种植的水草(如伊乐藻)活力不足,且草的量不多,水体的pH值还不高,还适合其它藻类繁殖,随着养殖过程地进行,当水草大量生长时,能造成pH值过高,其它藻类难以生长繁殖,而蓝藻却能大量繁殖。

3、缺乏碳源[是微生物生长一类营养物,是含碳化合物。]
随着养殖过程地进行,水体输入的N、P在不断地增加,而C源在不断消耗,造成了C源的缺乏(主要为小分子的二**碳[二**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碳分子由两个氧**与一个碳**通过共价键构成。]),在缺乏C源的情况下,其它藻类很容易出现“倒藻”,而蓝藻能够利用除二**碳外的其它C源,并且大量N、P的输入给蓝藻的生长提供了必须条件。

那么,针对产生蓝藻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

防:

1、降低pH值
蟹养殖的中后期,引起pH值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塘里的水草过多。那么降低pH的根本做法:合理种植水草密度,将过多的水草捞出。其次,可以通过定期使用多元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如“水博士”,降低并稳定pH值。

2、补充碳源
通过定期(如7~10天一次)使用生物菌制剂,如“活力益水素”(芽孢杆菌)、“黄金益菌素”(*酸菌)、“优加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复合菌)”等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能被藻类利用的碳。同时,亦可定期(如7~10天一次)直接使用含丰富碳源的产品如“纳米黑金”、“活肥”和“肥水旺”等。

治:

当蓝藻大量暴发时,我们不得不对蓝藻进行处治。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杀蓝藻的药(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红霉素[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蓝藻分解精等)。漂**、硫酸铜等对水体的伤害大,适合局部处理蓝藻(如处理**在池塘下风口的蓝藻)。红霉素为违禁药物,必须禁止。蓝藻分解精等可适量适时全塘泼洒,但一定要注意风险。

建议:防蓝藻重于治蓝藻,治蓝藻有风险且花费高,也不见得效果会很好。如果去年塘里暴发过蓝藻,更得加强防控蓝藻,下面分享一例河蟹池塘“绿色安全”处理蓝藻的案例。

河蟹池塘处理蓝藻案例

技术员姓名游龙
案例内容
养殖户:周建,面积55亩,钓鱼镇陈木村塘口问题:这是一个水世纪忠实客户的蟹塘55亩,水质一直都很好,但是最近连续下雨导致水里起了蓝藻,养殖户急迫想处理蓝藻(如图)。

处理前照片

处理措施:“水博士”10瓶用于下风口,“大水面浓缩芽孢”1袋,20Kg的“优加益生菌”1袋;使用后**,下午1点左右刚使用完,然后下午5点左右再去下风口看蓝藻时已经没有了!养殖户对整套方案的效果感觉很满意!。

处理后照片

案例分析:一般蓝藻暴发的塘口在碳源上尤其是二**碳易缺乏,导致pH过高,有益藻类很难生长,给蓝藻提供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客观条件。加上最近的连续*雨天气,天气变化大,藻类倒藻的现象很多,如水浑等,本来为数不多的藻类,再遇上倒藻就更加没有多少藻类了。蓝藻此时就会出现(有的是外河水有蓝藻,养殖户一打水就将蓝藻带入水体)。“水博士”能够很好的缓冲高pH从而不利于蓝藻的生长,加上有机酸的碳源含量充足,同时也是优质的碳源,能够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局部瞬间强酸性的环境也能将部分蓝藻杀灭。“大水面浓缩芽孢”和“优加益生菌”对蓝藻直接构成竞争抑制关系,竞争水体空间以及生存的营养物质,对蓝藻(蓝细菌)能起到很有效的抑制作用。蓝藻死后也不用解毒,“水博士”高浓度有机酸能够将蓝藻毒素化解掉,安全无**,对螃蟹没有影响,一举多得。


来源:水世纪华东团队
作者:曾高德
微信公众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