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清塘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方法是先排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修补漏洞,加固堆圩,清除杂草,让池底经冰冻数日后灌水30厘米左右。然后,用药物消毒,以杀灭细菌、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和有害生物。常用药物有生厂石灰、茶籽饼、五氯酸钠[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3 ,相对分子质量106.44。]等,每亩用量分别为75-100公斤、30-50公斤、2-3公斤。上述几种药物可单用,也可隔后复用,单用量选下限,复用量选上限,消毒后10天内即可经过滤注入适量的“腊水”。
注意营养环境在放种前后要移栽种植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投放鲜活螺蚬等。放种前可播种黑麦草、小茨藻等。移栽菹草、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水生植物。因播种的水草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齐叶片,所以放种时要在深水区先用竹竿、密眼网片围暂养区,待营造的自然生态景象完好后拆除。水草播种量一般每亩用50-70克;水草覆盖面要占养蟹水面的三分之二左右;鲜活螺蚬投放量为每亩300-500公斤。
注意蟹种质量蟹种有天然苗和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苗之分,还有长江水系[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鸥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之别。目前最好的是天然长江水系苗培育的蟹种,但数量极少。正常以长江水系亲蟹人工繁殖苗培育的蟹种,选购时要注意识别。最好自育蟹种或购买本地健康的蟹种,确保蟹种质量,避免调运外地来路不清的蟹种,杜绝向发病地区购买“带病”的蟹种养殖。同时要鉴别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蟹种,因性早熟蟹种的性腺已发育完全,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后容易假交配,蜕壳困难,死亡率极高。性早熟的雌蟹圆形脐盖满腹部,脐四边长有许多边毛,颜色比较深黑;雄蟹三角形脐盖满腹部,步足刚毛长、粗、密。所选购的蟹种除要求品种纯正外,还要规格合适,肢体完整,爬行活跃,无病无伤。
注意放养方法
放养时间:
①早放可使蟹种提早适应新的环境,提早开食,蜕壳,延长生长期,提高商品规格,一般在1-4月份都可放养。当水温稳定在10℃左右时,即可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时左右放养。
②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根据养殖水体、铒料来源、要求达到上市规格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池塘亩放每公斤60-240只的蟹种800-1200只,湖泊网围、稻田、大水面提水等水域应适当减少。
③蟹种消毒:为防止蟹体带走寄生虫,在放养前可用2%-5%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或5-1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浴蟹体5-10分钟。
④放养方法:经运输而离水时间较长的蟹种,放养前应在水中浸2-3分钟取出,如此反复2-3次,让蟹种自行爬入水中,均匀分布,不要直接将蟹种倒入水中,以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