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用菌肥的技术方法


  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养鱼[养鱼的鱼缸最好是长方形或是圆形的,不规则形或是三角形的鱼缸不要采用,养鱼的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过高,水平面的位置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人心脏的高度,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人的心脏属火,鱼缸有水,水克火于人不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餐桌上美食日益丰富,河蟹更多的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应用抛秧栽培技术和生物菌肥[菌肥,亦称生物肥、生物肥料、细菌肥料或接种剂等。]“稻—菌—鱼|蟹”生态种养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它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体介绍以下如何养殖的方法

  1、稻田的选择

  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耕作层[耕作层是指由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表层,用符号“Apl”表示。]较深的稻田。耕作层浅的沙田和漏水[漏水,是汉语词汇,出自《晋书·天文志上》,解释为漏壶所漏下的水。]田则不宜选用。

  2、消毒和施肥

  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开挖,挖出并运走(如土壤或矿物),《清史》作“卞祖随”,《进士题名碑录》《国朝献征录》及清光绪《吉水县志》皆作“杨黻”。]好鱼|蟹沟、鱼|蟹坑。旧的鱼|蟹沟、鱼|蟹坑要加以整修。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30公斤撒施消毒,一星期后灌足水。并施入300公斤腐熟粪肥和1公斤金宝贝[金宝贝Gymboree,美国专业儿童成长第一品牌,以早教与服装作为业务依托。]菌肥,培肥水质。4~5天后即可投放鱼|蟹种进行饲养,“稻—菌—鱼|蟹”的生态链可慢慢形成。

  3、加高加固田埂[田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án gěng,田间稍高于地面的狭窄小路,也叫埂子意思是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

  养鱼|蟹稻田的四周田埂必须在春耕前用开挖鱼|蟹沟、鱼|蟹坑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田埂要捶紧夯实,防止崩塌漏水鱼|蟹逃出。

  4、开挖鱼|蟹沟、鱼|蟹坑

  在养鱼|蟹稻田的四周距田埂80~10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视田块的大小、形状开挖“十”字、“井”、“目”字形中心沟,沟深、宽分别为30厘米、40厘米。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也可以设在田中心,亩设一个深100~120厘米,面积5平方米以上(视对鱼|蟹产量要求而定)。沟、坑应连通。

  5、做好拦鱼栅

  为防止鱼蟹逃出,在鱼|蟹种放养前,须在进、出水口设置拦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