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之苗种培育


夏花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刚孵化出的鳅苗附在草把和池壁、缸壁上,依靠卯黄营养,不需要投喂。鳅苗不
再附在附着物上时开始投喂。开食后的鳅苗培育应采取肥水与投喂相结合的方式,即将培育池的
水体培育成绿色、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在2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左右时。将鳅苗放入培育池中,用煮熟的蛋黄投喂。鳅苗体
长1厘米时,投喂轮虫、水蚤等浮游生物,辅以鱼糜等自制饲料。上午投喂2次,下午投喂3次,
夜间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鳅苗吃完为宜。10~15天以后,鳅苗体长1.5厘米左右时
及时分池,培育密度控制在每亩8万~10万尾。
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夏花分池前10天,消毒鱼种池。鱼种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每亩2万~3万尾,条件好的鱼种
池可多放养一些。在鱼种放养前,每亩施经过发酵的家畜粪肥60~100公斤肥水,使池水呈黄绿
色。水体透明度低于16厘米时用生石灰调节,每亩用量为5公斤。饲料投喂量以鱼种2小时内
吃完为宜,投喂方式为上午10时投喂每天投喂量的1/3,下午6时左右投喂每天投喂量的2/3。
鱼种体长5厘米以后,投喂量为在池鱼体重的8%~10%。鱼种体长10厘米以后进入成鱼养殖
段。日常管理中。一是要加强巡塘,防止水质变化;二是防鼠害、敌害;三是勤注水,水深保持
在1.2~1.3米。


  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1月/3日/第006版
  泗洪县科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张刚王守军孙修云刘殿如刘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