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池塘水质管理之肥水


一、早春[早春(zǎochūn )虽然气温转升,但常是乍暖乍寒,尤其是湿度较大,早晚低温,因此,总让人感到寒气透骨,沉重凝冷,使人感到比严冬还难受。]鱼塘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现状:

早春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的问题水质以清瘦[清瘦,读作qīng shòu,汉语词语,瘦的婉辞,出自于唐·韩愈《游清龙寺》。]水、浑浊[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水、“酱油”水为主。




二、产生水质现状原因:

清瘦、浑浊水:主要原因是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丰富,在早春温度适宜浮游动物的生长,容易爆发“水蛛”,水质易清瘦、浑浊;此外,由于清淤等原因导致池塘肥力不够,也会产生清瘦水。
“酱油”水:在水温相对较低、光照强度不足时,池塘有机质分解慢、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生长受阻,容易导致水质发黑呈酱油水色。另外,因水温低,隐藻适宜生长,也会造成水色发黑。

三、早春水质现状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低温期,鱼类摄食能力下降,如果水质不好,溶氧不足,鱼容易停食;
清瘦、浑浊水的池塘,鱼容易因缺氧浮头。水质清瘦,会造成后期池塘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爆发(如锚头蚤、中华蚤等);水质浑浊,悬浮物多容易导致鱼鳃机械受损,易感染寄生虫和细菌疾病;
早春温差较大,瘦水池塘在维持温度稳定性方面较差,鱼类容易应激;

四、水质对水温的影响:

下表是某地区鱼塘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塘和瘦水塘的水温对比:



很显然,肥水塘的水温要比浑浊水高0.4-0.8℃,这与藻类对光波的吸收量有关。
显而易见:肥水保温能力强,能够促进吃食鱼早开口。

五、肥水的功效:

早肥水可以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的及时分解,降低病原的繁殖速度;
肥水更稳定,可减缓早春天气变化带来的鱼应激,有效抵抗寄生虫病;
细菌饥饿理论:池塘生产力不足会带来致病菌及致病原生动物大量繁殖,而且毒力增强;
益生菌对抑制病原的繁殖具有很好的作用。

六、肥水方案:

第一步:先提高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总硬度、总碱度,提高水体缓冲能力
措施:市场上常规选择生石灰(30斤/亩*米);海联科可以使用3206(5亩/包)
第二步:补充碳源,调节C/N比,促进藻类生长
措施:市场上可以选择放红糖、葡萄糖(2斤/亩);
第三步:测试水体藻类丰度、总氨氮、磷酸盐[磷酸盐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含量,确定施肥的方案
①藻种:镜检藻类数量少的,需进新水5-10cm补充藻种;
②补氮:如果总氨氮小于0.5mg/L的,需补充能充分被藻类及时吸收利用的氮源,如海联科藻生元、藻源素;
③补磷:如果测定磷酸盐含量小于0.2mg/L的,需补充水溶性良好的磷酸盐,建议使用海联科磷速补。
肥水黄金搭档:
海联科3101(5亩*米)+藻源素(5亩水面)+磷速补(5亩水面)

第四步:使用尖酵稳定水质、帮助早开口

尖酵一方面可以调节稳定水质,还可以吸附沉降水体悬浮有机物,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水呼吸,间接增加水体溶氧;另一方面,尖酵发酵产物有诱食性和含有大量*酸菌,促进鱼类采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