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辽中区[辽中区隶属辽宁省沈阳市,位于位于辽宁省中部、沈阳市西南部,因在古代辽郡以西、辽水以东,宛在**而得名;介于东经122°28′至123°6′,北纬41°12′至41°47′之间,南接鞍山市台安县,东邻辽阳市,西连锦州市黑山县,北界新民市。]周徐村一德国镜鲤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面积12亩,平均[平均,一致,统一。]水深1.4m,3台3.0kW的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2017年7月19日投放4万尾镜鲤鱼苗,平均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1.25两/尾,彭泽鲫2万尾,平均规格0.44两/尾,投放花鲢1950尾,平均规格3斤/尾,投放白鲢3700尾,平均规格1.3斤/尾。
2018年2月23日,上店检测水质指标,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偏高(19.3mg/L),建议加开增氧机,少量注入新水。
2月25日由于增氧机漏电,导致一部分鱼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随后将死鱼[本片是关于身份错误和得不到回报的爱情的故事,讲述了一伙来自英国伦敦的抢劫犯在抢劫中遇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趣事。]清理。
2月28日,开始出现死鱼,死鱼贴在冰面下,镜鲤平均规格7两/尾,此时池塘封冰尚未完全解冻,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2.5℃。
2月28日-3月22日期间水温约在1.5~4℃,死鱼数量无法统计。
3月23日,池塘已完全解冻,检测水质指标:溶解氧12mg/L,pH值8.3,氨氮、**酸盐无,水温5℃,镜检水中有少量轮虫,藻相以少量蓝藻和绿藻为主。“开河”后发现鲤鱼在池塘边聚堆、上浮(图1),惊动也不离开,有时用手就能把活鱼捞起。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鱼眼睛内陷,头部萎缩(图2),部分发病鱼体表有明显“白膜”(图3、4),解剖观察发现病鱼肾脏肿大,肠道发红、内有粘液(图5),镜检发现鳃丝充血(图6)。
3月24日,采集3尾症状典型的病鱼,取肾脏、脾脏、鳃丝用95%酒精固定后邮寄公司研究所[研究所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企事业机构。]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锦鲤疱疹**[疱疹**是一类具有包膜的DNA**,已知有120多种。](KHV)、鲤疱疹**1型(CyHV-1)、鲤春**血症[病症概述**血症(viremia、virusemia)当**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SVCV)均呈*性;其中2尾发病鱼鲤浮肿**(CEV)呈阳性。
3月23-26日,平均每天死鱼数量约700尾,水温5℃左右。
3月27日,水温7℃左右,死亡约500尾。
3月28日,水温7℃左右,使用“激活Ⅱ”2亩/包,死亡约500尾。
3月29日,水温8℃左右,使用“营养快线”3亩/包,全池泼洒,死亡约500尾。
3月30日,死亡约450尾,水温8℃左右。
3月31日,死亡约400尾,水温8℃左右。
4月1日-2日,平均每天死亡约400尾,水温10℃左右。
4月3日,死亡约300尾,水温12℃左右。
4月4-6日,由于寒流,气温下降,水温8℃左右,平均每天死亡约200尾。
4月7日,水温8.5℃左右,死亡约100尾。
4月8-10日,水温8℃左右,平均死亡20-30尾。
4月11日,水温8℃左右,死亡约10尾。
从发病开始到结束一共死亡鲤鱼6000-7000尾,套养的其它种类越冬鱼一直没有死亡。
分析:1、东北地区越冬期鲤鱼常见一种以体表出现大量黏液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当地称之为“白膜病”,刚化冰时发病鱼**在下风口上浮、定身,也有的养殖户称为“瞌睡病”。春季化冰前后池塘发病率最高,同池的其他养殖鱼类都不发病。本病例经实验室病原检测,并与国外报道的鲤浮肿**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对比,初步诊断为鲤浮肿**病。
2、据资料鲤浮肿病在欧洲发病水温约7~20℃,本案例5℃以下也见发病死亡,约8℃以后死亡下降,可能该病的实际发病水温比已知的更低,水质环境剧烈变化也是该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利洋水产药店辽中店赵文博研究所一室雷燕提供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