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标准是规范性文件之一。]规定了淡水水体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泥鳅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领.
本标准实用于池堂、稻田、网箱等淡水水域环境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形成的正式文书,分为公文、文书、函件和其他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义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实用于本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标准。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用残留限量。

3.池溏养殖

3.1池塘条件
面积以1亩-2亩为宜,进、排水方便、避风向阳的土池,池的四周有高出水面40CM防逃设施,用水泥板、砖块、硬塑料板或三合土压实筑成,也可用聚乙烯网布沿池塘的四周围栏,网布下埋至硬土层,上高出水面15-20CM。池深要求80-100CM,底层淤泥15-20CM,水深保持在30-50CM。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溢水口设在池塘正常水平面处,排水口设置在池底鱼溜底部。进、溢、排水口用密网布包裹,池底向排水口倾斜,并设置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其面积约为池底的5%,低于池底30-35CM。池中投放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3.2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3.2.1清塘培水
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30-45KG/100平方米,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加至30CM。待水色变绿,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为15-20CM后,即可投放泥鳅苗种。
3.2.2苗种放养量
3.2.2.1培育鳅种:鳅苗出膜第2D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游,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以1000-1500尾/平方米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增加。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经过30D左右培育,可长成3-4CM的鳅种,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3.2.2.2成鳅养殖:鳅种放养前可用8-10MG/KG漂**液进行消毒,水温10-15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时浸洗时间为20-30MIN。每平方米放3-4鳅种50-60尾。在泥鳅池中可适当培养草、鲢、鳙等中上层鱼类夏花鱼种,不宜搭配罗非鱼、鲤、鲫鱼等。
3.3投饵与日常管理
3.3.1投饵:刚下池的鳅苗,需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用适口饵料,同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口昆虫、有机物碎屑等,并可投喂煮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2-3次;同时,在饲料中逐步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切忌撒投。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5-10%。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经发酵的鸡、鸭粪等有机肥,每次用量约50KG/100平方米。饵料要符合NY5072-2002要求,下同。
3.2.2日常管理: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到30摄氏度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养,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人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水质要符合NY5051-2002要求,下同。

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标准

第一页 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