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的准备
1.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清整
冬季干塘后,清除池塘过多淤泥,任其曝晒或冰冻,使池底呈龟裂状,并修整池埂、塘坡、进出水口和渠道。
1.2药物消毒
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放养前20d左右,每667m2的池塘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150㎏~200㎏,化成石灰浆[石灰浆,是石灰经消化后与水混合呈糊状的浆液。]后全池泼洒,次日用铁钯翻动,使淤泥与石灰混合均匀。
2鱼种放养
2.1合理混养
青鱼[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作为主养鱼,放养比例为总放养重量的80%为宜;青鱼作为混养鱼,放养比例为总放养重量的30%为宜。根据不同放养类型合理搭养鲢、鳙、鲫(或黄颡鱼)、草鱼、鳊、鲂、鲤等鱼种,但是,鲫鱼和黄颡鱼不能同时放养。
2.2鱼种质量
放养鱼种应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无损伤、无疾病、无畸形,规格整齐。外购鱼种应符合GB/T9956-1988的规定,并经检疫合格。
2.3放养时间
在1月至3月进行,选择晴天放养。
2.4放养密度
每亩水体主养青鱼:放养1250g/尾的二龄鱼种200尾和250g/尾的一龄青种300尾,搭配100g/尾的白鲢200尾,300g/尾的花鲢50尾,50g/尾的鳊鱼50尾,50g/尾的鲫鱼50尾。
2.5鱼种消毒
鱼种投放前先以10g/m3~15g/m3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5%的食盐溶液浸浴5min~10min。然后将鱼种缓慢放入池塘,以防鱼种在运输过程中体表损伤而发病。
3饲养管理
3.1投饲
3.1.1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种类
根据混养鱼类的不同食性,合理投喂相应饲料。主要种类有:
a)动物性饲料:螺蛳、蚬等软体动物;
b)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黑麦草、苏丹草等草类;
c)青鱼配合饲料。
3.1.2饲料质量要求
青鱼配合饲料应符合SC/T1073-2004的规定,其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NY5072-2002的规定。鲜活饲料和青饲料应清洁、卫生,无污染。
3.1.3投饲量
全年投饲量根据目标产量、饲料系数确定。
一般每667m2投配合饲料总量为1500㎏~2000㎏。按3月份至6月份15%~20%,7月份至9月份65%~70%,10月份至12月份10%~20%分配投饲量。日投饲率控制在1%-4%之间,并视天气、水温、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
为满足青鱼的正常生长需求,要求每667㎡投喂鲜螺、蚬用量不得少于1000公斤。螺、蚬的投喂集中在生长旺季的6--10月份。
3.1.4日投饲次数
从三月中旬开始投饲,2d~3d投饲1次;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逐渐增加投饲量,转为每天投喂。螺蚬日投1次,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配合饲料日投2次。投喂时间为上午8点至9点,下午3点至4点。
3.1.5投饲位置
用竹、木板搭建向池中心延伸3m~4m的投饲台,以驯化方式使青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驯化过渡到投饲台用投饲机定点投喂。并按照饲料种类分别选择合适位置,各种饲料分开定点。螺蚬投于池坡平缓少淤泥的浅滩处,精饲料投于水下1.5m的饲料台上。
3.2水质调控
3.2.1池塘水质要求
池塘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水色保持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保持在25㎝~35㎝。当不符合NY5051-2001要求时,应及时进行调节。
3.2.2合理施肥
视季节和水质情况,少量多次追肥。以无机肥为主,每667m2施氮磷肥(1:1)或生物肥5kg--15㎏,用以调节水质。
3.2.3加水换水
每月加水1~3次,每次加水使池水水位升高10㎝。当水质老化变黑时,应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
3.2.4机械增氧[ ...]
按每667m2池塘配备0.3kW动力的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按照“晴天中午开,*天清晨开,连绵*雨半夜开”的原则开增氧机。在无冲水条件时,6月份至9月份,每天午后开动增氧机1h~2h,通过增氧改善水质;遇鱼浮头时应及时连续开机增氧,直至浮头消失后1h左右,方可停机。
3.2.5化学调节
pH值低于7.0的池塘,每月泼洒生石灰浆1次~2次,每667m2池塘每次用生石灰10㎏~20㎏,使池中的PH值恢复到正常水平。
3.2.6生物调节
每月拨洒光合细菌1次,每667m2池塘每次投放浓度为80×108个~90×108个的光合细菌1㎏~1.4㎏。
3.3日常管理
3.3.1巡塘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鱼的摄食、鱼体活动、环境及安全等情况,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并做好池塘日志记录。
3.3.2防止鱼类浮头和泛塘
根据巡塘检查结果和天气等情况适时调节水质,开机增氧或施放化学增氧剂(如过**钙)。
3.3.3保持池塘卫生
及时捞除并处理好残渣和病鱼、死鱼,清除池边杂草和水面杂物,保持池塘环境卫生。
3.3.4检查防逃设施
经常检查进、排水口栏鱼设施;加注新水时应用1mm孔径的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苗及卵进入池塘,同时防止塘内鱼种顶水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