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木箱,用木材、竹材或木质混合材料制成的胶质直方体包装容器。]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产泥鳅15—20公斤。
一、木箱制作。规格1米×1.5米,空间容量为1.5立方米。一侧或两侧设直径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安装有2毫米的金属网。箱底填入粪肥,汲土(或一层稻草一层泥土),最上层为泥土,保持箱内水深30—50厘米。木箱可放在向阳流水处,使水可从一只孔流进,从另一只孔排出。几只箱可联在一起,搞联箱生产。
二、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每箱可投放长3厘米以上的鳅种-1.5公斤。
三、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木箱流水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 ...]为主。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有鱼粉、动物内脏、猪血粉、蚕肾粉等动物性饵料,以及米糠、豆饼、麦麸、酒糟、菜籽饼等植物性饵料。配合饵料由50%小麦粉、20%豆饼粉、10%米糠粉、10%2鱼粉或蚕肾粉、7%血粉、3%酵母粉[酵母粉是酵母没有经过分解,但酵母浸粉的营养物质得到过分解,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速度和效率更高,发酵残留少;目前的生物发酵研究基本上采取酵母浸粉、酵母浸膏为多,酵母粉主要在传统的抗生素等发酵行业应用较广泛。]组成。配合饵料加水捏成软团状饵,投饵量为箱内泥鳅体重的1%—2%。泥鳅食欲与水温有关,要根据季节和温度调整动、植物性饵料比例和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应占总量的60%—70%。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7—8时投喂全天饵料量的70%,下午1—2时投喂30%。水温在15℃时开食,随着温度升高投饵量应逐渐增加,一般为7%—8%,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应少投或不投。
四、鳅病防治。为预防鳅病发生,在保证饵料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应用生石灰、漂**等定期消毒箱体。一旦发现汤炎病,可在10公斤饵料中投入20克痢特灵,每日投喂2次,连喂3—5天。赤鳍病对泥鳅危害极大,泥鳅感染此病后,鳍、腹部皮肤及*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一旦发现此病,应立即用0.1/10000浓度的四环素药液浸洗[浸洗是词语,拼音是jìn xǐ,指平声的字,指浸入清洗液清除金属表面污垢。]鳅体1—2小时,或用0.2/10000浓度的痢特灵药浴24小时,也可用0.04%(药物占鱼体重的比例)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连喂三天。如发生水霉病,可用4%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病鳅5—10分钟,或用4毫克/公斤的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溶液浸洗20—30分钟。如发现寄生虫病,可用0.7毫克/公斤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二者比为5∶2)联箱遍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
五、注意事项。在下雨时要防箱水外溢而致泥鳅逃出,还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水进入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