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稚、幼鳖:由于1月份[月份属于文化类,包含一年中的12个月每个月都可称为一个月份,并且有较多别称。]是1年内最寒冷的时期,因此要仔细检查塑料棚,发现破损,立即修补[ 修补是指对图文部位出现的漏缺故障如残笔断线少点等进行添加补全的一种修正方法。]。
为了使11月份放养的稚鳖体重增加3~3.5倍,要防止因其残饵和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等引起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恶化,需定期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如果因燃料的关系,不能经常换水,则用循环过滤池或充气方式进行水质净化。
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种类可单独投喂含蛋白质50%的配合饲料或把这种饲料和鲜鱼按1:(2~4)的比例混合,再添加1%~2%的青菜做成馅饵投喂,给饵量按体重的4%~5%投喂。但是,由于棚内气温的影响,可能有的日子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好,有的日子摄食差。因此,要根据摄食状况酌情增减投饵[ ...]量。
2月
幼鳖:2月份检查和修补塑料棚的工作不能忽视。
在11月份分养[民间群众有分养牲畜习俗,即因家庭劳力紧缺无法继续饲养牛、羊等者,将其送给别家饲养,增值部分实行分成,此俗今已少见。]的稚鳖体重约增加4倍,并出现大小差别,由于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的负载量加大,水色难以保持绿色,往往由黑色变为灰或粉红色并发出恶臭,需进行1次分养,彻底更换池水,清除池底污物。
饲料与上同,并不断调整投饵率。
3月
①幼鳖:气候逐渐暖和起来,燃料的消耗相应减少,但因日夜温差较大,塑料棚的检查修补工作仍不能怠慢。
在2月份捕捉挑选分类时,池内的沙子也打扫干净了,所以3月份池水能比较好地保持绿色状态。但是,由于鳖的个体生长加快,残饵和排泄物增加,水质又逐渐恶化起来。为了防止水质恶化,要进行循环过滤或把空气压入水中,以改良水质和节省燃料。
以上三个月的饲养过程中,为改良水质,应定期交替泼洒石灰水1~1.5毫克/升和漂**(2~3毫克/升)。
②亲鳖:当气温、水温都上升到20℃左右时,要对冬眠复苏的亲鳖进行投饵。尽量使用易消化喜食的新鲜鱼肉、去壳螺蛳等,投饵应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不使剩余为宜。同时随着水温升高,摄食量的增加,投饵量相应地增多,部分亲鳖开始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