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鲈养殖之鱼虱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该病是由桡足类鱼虱寄生[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而引起的疾病。鱼虱雌、雄形态相似,由头**[头**:节肢动物门的虾、蟹、蜘蛛、蝎、鲎等,**与头部愈合一起,一般无明显界限,称为头**。]和尾部组成。绝大多数种类[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寄生在海水鱼[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它们色彩特别艳丽,形状奇特,是观赏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表及鳃上,只有少数种类寄生在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咸淡水鱼身上。

2.症状:当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焦躁不安,在水中狂游[kuáng yóu ㄎㄨㄤˊ ㄧㄡˊ 狂游 **游逛。]、跳跃,或摩擦池底、池壁[池壁一词,原意为水池侧壁,英文是chebee。],鱼体消瘦,皮肤发黑,严重时出现死亡。

3.防治:①海水养殖的病鱼用淡水浸浴[浸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ìn yù,一般指浸泡或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之中。]15~30分钟,鱼虱会脱落。②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使池水达到0.3~0.5毫克/升的浓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