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冬天,花白鲢竟然意外的生长了


昨天去了遂宁一水库[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打样[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用照相方法或电子分色机所制得并作了适当修整的底片,在印刷前印成校样或用其他方法显示制版效果的工艺。]检查,从打样的结果看,一个冬天,花白鲢不久没有掉膘[掉膘,拼音是diào biāo,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牲畜变瘦。],去年[唐杜甫《前苦寒行》之二:“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6月份放那那批鱼,较去年12月份反而每尾鱼平均增重[在学理上增重与增肥的意义并不一样。]了3两。下面给大家提供几张,打样时解剖的照片。这让我也感到有点意外,按常理,冬天,只要保住鱼不掉膘就不错了,反而增重了,尤其是大鱼增重更多,据老板认为有一两斤,原来五斤多,现在有七斤了。大鱼考虑打鱼时有漏网之鱼,但一斤[数量词,原十六两制,后改为十两制。]八两左右的这批鱼,现是水库的主体鱼,所以是可以肯定无疑的。


这水库在去年的6月6日补的苗,白鲢放的3万4千尾,花鲢放的1万7千尾,合计5万尾左右,一斤在170-180个头,当三个月后打样时,就发现有一斤了,当时老板还不相信,可水库里也没有再小的花白鲢了。当到了十二份又打样,这批鱼就已长至一斤半了。


到了十二月份[“十二月份”是格斗游戏街头**系列中,维加(Vega)亲卫队的十二名女性成员的总称,她们均是SHADALOO强化改造人。]以后,老板担心开春[春风吹醒万物,生机盎然,人体与自然相应,全身代谢日趋旺盛,机能日趋活跃。]后,水体对流时又像往年那样死鱼,还问我要不要下芽孢原粉和酵素。就大多数情况来说,低温时肯定是不建议补菌,当时我想到水库水深,底部的温度受地热的影响也有17.5度啊,正好在芽孢活跃的15度以上,或许会有效果,即使差一些,但只要有一点效果,开春后不死鱼,相较于去年开春后死上一万多斤鱼,投点菌即便浪费了,也是可以投入的。于是便在去年冬天里也有补菌,一至没有停。

从昨天打样的情况,效果真的不错。说明水体中,只要有有机质存在,即便温度低,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可能活性很低,可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只是分解的多与少的问题。这让我想到火山口那么高的温度,不仍然有科学家从中获取了赖高温的微生物;同样,不论在南极极寒的低温下,还是在几千米深的深井同样有微生物的存在,普遍的认为人类所认识的微生物其实还不到10%,每一次实践中的总结,其实都是一次进步。虽然个中原理有待进一步了解证实,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其的利用开发。实践是对有没有效最好的检验,有句话早已深入民心多少年了,红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