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幼蛙期的**管理


作者:钟莎莎龚平

注:以下养殖技术分享为个人经验,仅供综合参考,如有不对请及时指出便于更正。

一、在蝌蚪[蝌蚪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中期30天左右需要给蝌蚪多补充点营养,加强一下蝌蚪的免疫力,防止蝌蚪在**上岸的同时因为气温的变化大,体质差导致的死亡。先给蝌蚪内服驱虫连用三天,再停两天,在用清热解毒(三黄散[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的合称。]等)和保肝护胆药物(如板黄散、肽酶[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肽链的酶,是国际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盟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NC-IUBMB) 推荐的作为所有蛋白水解酶的一般术语,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肽酶(E.C.3.4.21~3.4.99)和外肽酶(E.C.3.4.11~3.4.19) 。]激安[日语的“激(特)”字、与“安(便宜)”、“辛(辣)”、“うまい(香)”等词搭配,强调“特别便宜”、“特辣”、“特香”。])搭配内服(预防计量)连用5天。停两天,在用电解**(如盛维康)和保肝护胆(如肽酶激安)拌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内服用5天(按保健周期内服直到上岸)。

图一:刚上岸的幼蛙及整体食台

二、蝌蚪发育到45-50天左右,慢慢开始出前腿,需要持续关注蝌蚪投饵量(需要逐步减料,长出前腿后蝌蚪逐渐缩尾上岸,此阶段是不吃饲料,靠吸收尾部营养为主)。


图二:刚上岸的幼蛙及木框食台
三、蝌蚪上岸进入缩尾期,此时蛙肺部逐步发育完善,肺部开始变为主要的呼吸**,(蝌蚪**是由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的重要过程,在这个阶段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细心照顾,蝌蚪养的好,幼蛙死的少)。此时需要及时的提供附着物,或者逐步退水,露出食台区。以免处于**期的幼蛙长时间在水中被淹死。幼蛙上岸退水后用复合碘或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全池喷雾消毒。

四、幼蛙上岸后食台陆地两边的护水草及护栏草保留不动,根据天气情况去除铺设食台位置的杂草。
五、幼蛙**数量在30%-50%间开始铺设食台。食台用40目1.2m-1.5m宽网布在蛙池食台区铺设整体食台,食台宽度1m-1.3m米.蛙池有多长食台就铺多长.食台网布两个边用泥巴压住,防止幼蛙钻到下面,也可以用木条做单个的食台。

图三:近距离观察刚上岸的幼蛙

六、**上岸的幼蛙整池数量达到70%-80%了,统一开口训食。
七、训食基础:定时、定点、定量训食。未完成期间不要随意改变喂食时间。幼蛙开口用0.8颗粒的料,饲料在投喂前用维生素兑水软化一下投喂(水不要放多,刚刚拌匀带点湿度,等饲料吸干水分,表皮干即可投喂)。
八、刚开始训食饲料最好早晚各喂一次,(早20%晚80%)如果蛙晚上吃的很饱,早上喂食蛙吃的很少,注意控制好量避免浪费的太多。
九、幼蛙开始吃食2-3天后饲料拌3天左右的预防肠炎(三黄散)及保肝护胆药物(肽酶激安)等预防。
十、喂食时间可定在每天早上7点--下午4点开始投喂(具体时间根据自己情况定)。经过5-10天的驯养,幼蛙全部都会开口吃饲料。
十一、在训食过程中遇到*雨天,在雨停了就及时喂料。(见缝插针,避免长时间不喂出现严重的大吃小现象)。
十二、幼蛙训食完成后就可以做好后期的遮阳工作。(如:水稻遮阳网或其他一些遮阳植物等等(水稻可以提前几天栽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