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生态繁殖技术



1.亲鳝的催熟催产:5月下旬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达25℃时,每尾亲鳝先注射LRH-A(促黄体素[促黄体素又称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其纯品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有冻干时不易失活.对雌性,促黄体素可促使卵巢血流加速;在促卵泡素作用的基础上引起卵泡排卵和促进黄体的形成.在牛,猪方面已证实促黄体素可**黄体释放孕酮。]释放激素)12.5微克[微克(WēiKè),质量单位,符号 μg(英语:microgram)。]、药量0.5毫升,以催熟性腺;7天后,再注射DOM(地欧酮)0.5微克、药量0.5毫升或LRH-A+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绒毛膜*****)0.5微克+3国际单位、药量0.5毫升用来催产,然后把亲鳝放入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池。

2.亲鳝的投放:投放密度以每平方米1~2对亲鳝为宜,密度不能过高。

3.亲鳝的饲养管理:亲鳝入池后,水位可适当加高,保持在50厘米左右,防止日间水温的急剧升高,不利于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的性腺发育。一般头2天不用投食,至第3天后,投喂少量的蚯蚓,以方便诱食,然后可投人工饲料生产养殖期间的饲料),将投饲食台放置于进水口[进水口,是输水建筑物和深式泄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边,使饲料气息随水流遍布全池以吸引亲鳝摄食,这样持续几天后直至吃食正常。繁殖池最好有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使黄鳝处于良好的水质、水温中。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的进入。

4.产卵期管理:密切注意繁殖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有无泡巢出现,泡巢一旦形成,则说明再过3天左右雌鳝即会产卵,此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投料。此期间可见鳝洞口有2条黄鳝**呼吸,若有其他雄鳝靠近,则洞内原雄鳝则会发生猛然攻击,一般来犯者不再进攻而败退。若发现洞口只有1条黄鳝**呼吸,则证明雌鳝已产完卵并已离去,仅留雄鳝守护了。试验表明,这种生态繁殖的爱精率可达85%以上。

5.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的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管理:一旦在繁殖池中发现有受精卵的泡沫巢,一般5~7天后仔鳝即会孵出。此时的孵化水温应保持在25~28℃,孵化池中适当放入一些水草,以便仔鳝隐蔽、栖息,也便于日后仔鳝的收集。试验表明,其自然孵化率可达80%。

6.鳝鱼的捞取和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鳝鱼孵出5天内可捞至鳝苗培育池养殖。鳝苗培育池内的水温与孵化池水温一致(相差不超过2℃)。捞苗时采用细纱布做成的小网兜,动作应快,以免因护仔雄亲鳝的攻击而影响捞苗。捞取的鳝苗入专池培育。

仔鳝孵出1周后,待卵黄囊消失,可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或水蚤,以后可喂丝蚯蚓、蝇蛆及切碎的蚯蚓、螺和蚌肉等。

已产卵的亲鳝还应精心培育,约过15~20天后还可进行第二次产卵。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