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难,虾难养”,似乎已成为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养殖业的痛楚,目前养虾拼的不是产量有多高,而是成数有多高,能否有虾卖。大多数虾农在养殖过程中,往往陷入“亡羊补牢”的困境:当养殖的虾出现不正常症状后(如红须、红尾、红肝、黑鳃等),才开始寻找应对的方法,结果有时虾是治好了,整个虾塘也没有继续养殖的意义了;有时是还没开始养就已排塘,又继续放苗。

其实,虾病并非无迹可寻,其与婴儿一样,发病前通常有先兆“信号”,即虾的肢体语言,如果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就可以提前对症下药,做好预防,杜绝疾病的暴发,提高50%养殖成功率。下面是广东天邦的虾特线服务专家根据多年的一线塘头经验,总结对虾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规律。

看懂对虾的肢体语言,及时发现虾病“信号”,提高养殖成功率

虾须颜色

[词目:颜色,拼音:yán sè,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yanse]

来看虾:虾须肉色、须淡红色、须大红色、须深红色。

根据须颜色的不同来看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情况:须体色为正常,须淡红为短时间应激

[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

,须大红长时间应激,须深红为水体毒性过大血液受阻而造成断须。

虾尾颜色来看虾:尾体色、尾内侧淡红、尾外侧淡红、尾大红、尾深红、尾气泡(手摸)、尾淡蓝色、尾深蓝。蓝色为正常,南美白对虾最早叫:蓝尾白对虾。尾巴发红和虾须情况大致相似。长时间应激就会血液不通产生水泡引起烂尾。

虾腮部:黑腮、黄腮、白腮、绿腮、烂腮、肿腮。黄腮分两种:1:水体偏酸黄腮。2:水体毒性过大,肿大黄腮。白腮:消毒**应激。绿腮:水体药物引起中毒。黑腮:1:水体有机物过多,阻塞腮部。2:使用黑色产品造成。3:底部长期不好,造成慢性中毒,由黄腮演变成黑腮。

虾肝脏:发红,浅红,深红。肝脏肿大,发臼,发黄,肝脏收宿,硬化等。都是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不适应,和理化因子超标或水质毒性等,引发造成细菌性,**性的结果。

看虾粪便:正常虾粪便颜色一致(黑褐色)长度不超过0.5公分。如果虾粪颜色,有红色、粪便长短不一、杂色等说明虾已经有肠炎。及时预防。

虾是底层栖息的动物,一般是不容易看见的。如果虾宁愿被其他动物(包括人)发现而不愿呆在水的下层,说明水一定有问题。空肠空胃、断须断肠、虾鳃肿大、虾体发红、成活率低、水体发光、水质粘性大等等,都表明虾已处于不正常状态,当虾出现异常症状时,再“亡羊补牢”,实际上已经造成损失了。虾发病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首先是水的变化,就是水质理化指标出现较**动(比如pH值),或指标累计超标(比如氨氮、亚盐连续数天超标),或其他原因影响,这些可以通过水质检测加以预判;

②第二个阶段,再就是虾表现异常,如趴边、食量减退、经须经腿、肌肉不透明(泛白),这可以通过查看虾缯加以预判;

③第三个阶段,肉眼可见异常。

因此,养虾过程中,我们要必须要随时把握水质的微小变化,及时观察虾的活动状态,及时预防,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1.来源:农财宝典

[释义:1.]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苏若晶、通讯员广东天邦罗运仙;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