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已经到了一个至关重要[至关重要,读音 zhì guān zhòng yào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月份,七月份可以说是全年河蟹养殖定型的一个月,因为能不能保住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全看这个月。当然面对的问题[问题,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远不止保草这么简单,还有已经到来的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指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较长的*沉多雨天气。],必然会是一道坎;还有隐隐要爆发的水瘪子问题以及重中之重的四壳,下面我们就来细细聊到。
七月梅雨
不管你想不面对,梅雨天气已经来了。每年的梅雨季节温度都会降低且连续*雨,水温和气温都有大幅度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河蟹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其生长蜕壳。连续*雨极易造成底部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导致水草烂根,水质变坏,河蟹中毒。梅雨季节带来的**反应很多,希望大家做好管理。勤改底,多解毒,定期[出处:晋·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泼洒抗应激药物,给河蟹营造舒适的坏境。现在已经有不少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每天出现二三十个损蟹的现象,还是要早引起重视。
水瘪子问题
不是太想讨论这个话题,因为15年惨痛经历还历历在目。经过两个多月的一线塘口服务,发现18年的水瘪子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建议养殖户下地笼看螃蟹或者晚上巡塘时看那些活力不好的河蟹,早发现早预防,保肝护胆的药一定要定期喂。
做好底改工作
“养水先养底”,这句话自然有它的道理。随着养殖动物的不断生长我们饲料的投喂也不断增加,部分水草的死亡腐烂,藻类的新陈代谢和水生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等都影响着底质,所以改良底质坏境刻不容缓。平常我们喂食的时候一定要预估好,不要造成浪费,往高温去七到十天的一次底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选择好的底改是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所有的改底药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建议选择大厂家的过硫类底改。
核心问题水草
说水草是河蟹养殖是否成功的核心没人不同意吧。水草和水质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养殖户塘口没有水草了却还希望把水调的很清,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话说回来,想保住水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水要清!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调节水质?定期改底,并使用水博士和黄金益菌素定期调水。调好水后我们再给水草施点叶面肥,让其保持充足的活力,如护草灵,效果很好。另外一定要保障底部不能缺氧,底部缺氧很容易造成水草烂根。
四壳
四壳的重要性我不多说了,不仅在*雨天度过,还要面对缺氧等一系列问题。蜕壳间一定要做好补钙,抗应激和增氧的工作。四壳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如果后期水草保不住,四壳可能就是五壳!
部分指标的问题
Ph值才是塘口的核心指标,ph值浮动过大才是很多塘口问题的根本。Ph高带来的危害也比较大,腐蚀养殖动物的鳃部,使其缺氧,而且极易造成养殖动物不吃食。处理方案建议捞出部分水草,加注新水,定期使用*酸菌和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稳定ph。
氨氮亚盐的问题注意多改底多用菌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问题,重防不重杀。定期使用**型底改改底,分解底部残饵粪便,减少蓝藻来源,并坚持定期培藻养菌,和蓝藻竞争营养。打水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擦,有蓝藻的外援水坚持不要打。
下风口油膜,泡沫丰富,一般是塘口死亡的藻类和有机质过多,一般没什么大碍,使用底改改底后,全塘泼洒有机酸即可。
七月养殖工作任重道远,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要松懈,贯彻“外重溶氧,内重营养”的双氧理论,养殖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