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对河蟹的危害介绍


鱼类中对幼蟹危害最大的是乌鱼、鳜鱼。鲤、鲫鱼是底栖性鱼类,食性杂,喜食底栖动物和人工饲料,能捕食[释义:(1) 一个动物对另一个动物追捕进而食之。]幼蟹和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蟹,并干扰大小蟹蜕壳。如果养蟹池塘清除敌害不彻底,池中留有乌鱼、鳜鱼、鲤鱼、鲫鱼,则河蟹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极低。青鱼也是底栖鱼类,喜食螺蚬类底栖动物,也捕食幼蟹。团头鲂在池塘养殖中虽然以吃草为主,但喜食螺蚬底栖动物,也捕食幼蟹。但团头鲂生长慢,个体小,对幼蟹的危害较小。草鱼主要吃草,但10厘米以下的草鱼种亦喜食动物性饵料,也捕食河蟹大眼幼体和早期幼蟹;而2龄草鱼种主要与幼蟹争食,使幼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幼蟹蜕壳生长不利。白鲢和花鲢是上层鱼类,以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为饵料,与幼蟹没有根本冲突,但它们的活动干扰蟹蜕壳。淡水池塘中的野杂鱼大多是杂食性[杂食性也叫“泛食性”。]的,也有肉食性[肉食性动物是指主要吃肉类的动物。],不仅吞食幼蟹,还与幼蟹争食。

因此,彻底清塘并防止在投放的水草中带进小野杂鱼,注意鱼类投放种类,就可以预防鱼类对河蟹的危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