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一定要警惕梅雨过后河蟹发病


七月,河蟹将完成第四次蜕壳,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次蜕壳。由于现在正处于梅雨季节,气温气压不稳定,本月也是梅雨期向高温期过渡的时期,高温、闷热、暴雨、烈日等极端天气频发,加之高温期河蟹吃食量大、排泄物多,往往会出现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和底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增多。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起河蟹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抵御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侵袭的能力下降,造成病害高发,所以这一阶段对于河蟹养殖也是一种挑战。对于这一时期的养殖管理要求高、难度大,养殖户朋友千万不要麻痹大意,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提高河蟹免疫力,是从河蟹自身的机体出发,由内而外的抵抗病原[病原,指病因。]的侵害,增强其抗病能力,达到减少[词义是去掉一部分。]病害发生的效果。河蟹免疫力强则病害少,免疫力弱则病害多。

  可以通过投喂优质饵料,保障河蟹充足的营养,促进免疫消化**的健康发育,尤其是肝胰腺的健康发育,可以定期[出处:晋·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内服肝肠舒颗粒一袋拌一包饲料或是肝胆泰勒加生命元加高稳维西一组拌两包饲料,连续内服一个星期,能够明显提高河蟹摄食,河蟹食线明显,降低河蟹肝胰腺负担,提高免疫力。


二、减少病原积累

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随着水温的升高,饵料残渣、粪便的大量积累,给病原微生物提供繁殖需要的营养,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生长,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引起病害的爆发。所以需要定期使用弧菌天敌或者金碘等,定期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其浓度,达到减少病害发生的效果,消毒改善水环境。


三、保持水质稳定

水质达标很重要,但水质稳定更重要。蟹塘水质稳定,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水体也能保持相对稳定,可以减少因水环境波动造成河蟹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生物学上的名词。],而消耗过多的能量。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或者强效底净,分解池底有机物,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5-7天为一个周期,定期使用黄金益菌素和优加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等微生物,去改善水质,保障水体的藻相和菌相的动态平衡,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减少河蟹的应激引起的免疫力下降。




作者:北京水世纪:程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