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溃疡病[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俗称,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又称腐皮病[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发生于日本鳗鲡,是近两年发现的疾病,病原至今不明,疑为嗜低温细菌性疾病。流行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低于20℃的季节,一般于12月至翌年5月流行,流行高峰为1~4月,当水温高于23℃时不发生。由于近年在越冬过程中一般不加温,本症不断蔓延,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一般达1%~5%,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鳗主要症状
体表局部斑块状黏液增生脱落,外皮*露,出现烧伤状斑块病灶[定义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进而病灶溃疡或受真菌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肝脏,胆囊肿大,色变浅,脾脏肿大,色加深,肾脏肿大。病鳗于水流缓慢处水面缓慢游动。发病前期死亡少,当病灶溃疡或受真菌感染后死亡率升高。
2、预防
采用越冬期保持水温20℃以上能避免本症的发生。
3、治疗
最有效方法为升温至23℃~25℃后,全池泼洒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10~15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或氟苯尼考2~3克/立方米,每天一次,连续2次,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持水温10天以上,症状基本消失;如伴有水霉[水霉是真菌的一属,属于鞭毛菌亚门,水霉科。]感染,应结合升温,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铜制剂、碘制剂等杀灭水霉;在低温条件下,几乎无良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