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
2.1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肉眼,一般指自然情况下的人类的眼睛,有时可以指代“肉眼牛排”。]看不出异状,随着疾病发展到肉眼能看到时,水霉已从鱼体向外生长成棉絮状菌丝。
2.2流行情况该病一年四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流行,早春和晚冬为重点发病期。对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成鱼有严重危害。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焦躁不安,食欲减退,直到肌肉腐烂,最后瘦弱而死。
2.3防治方法①用0.19~0.23kg/m2的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塘。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③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药浴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5~10min,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④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在孵化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水温最好控制在26~28℃,孵化过程中要对受精卵进行再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