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过程中白底板病红脖子病疖疮病腮腺炎的防治方法


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养殖必须坚持无病预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确保和促进甲鱼键康生长。

一、白底板病的症状与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

病因较复杂,疑为继发性细菌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或为原发**毒感染。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原料含变质成分或营养不平衡、滥用药物和添加剂也可导致本病发生。病鳖底板大部分呈*白色,偶有血丝,血色素极低,大部分内脏脏**均失血、发白。病程发展较快的部分鳖体,其肠道或心、肝、肺有血凝块、部分病鳖胃、肠溃疡、穿孔。肝灰黑色或青灰色。脾部分或全部变黑、肿大。病程发展较慢的鳖,其体腔、肢体腹水,倒提两分钟中,头颈、前肢自然下垂无力缩回,病鳖在分池、出售等受到强烈惊吓后,数小时内死亡。该病主要危害200克以上的成鳖、亲鳖。发病流行季节主要在夏季。

治疗:目前尚无良方,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达到减少损失,简单速效的做法如下:1、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甲鱼白底康”连用[◎ 连用 liányòng[use together;use in succession;go consecutively] 连起来使用“个”和“俩”不能连用...]5-7天,每包“甲鱼白底康”为100克,可以拌料20KG至30KG饲料;2、服药期间需减小给饲料量1/4,内服“肝胆康”或外用[外用是汉语词语,读作wài yòng,意思是用于对外作战。]“保肝利胆解毒液”,以减小药物对甲鱼内脏的损害。(注意:在使用“甲鱼白底康”的同时不需使用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按以上办法,对于轻度感染白底板和没有受感染的甲鱼可以完全控制病情发展。建议: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更换食用饲料。

二、红脖子病的症状与治疗

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亚种细菌感染引起。病鳖颈部红肿,充血,伸缩困难。腹甲有红斑或溃烂。部分体腔腹水,肝肿大,呈土**或灰**,并有针尖状坏灶;脾肿大,色深。口控、咽、食管粘膜充血、出血,病鳖反应迟钝[反应迟钝就是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做出恰当的反应,或者反应得较慢。],多在晒背时死亡。该病流行地区较广,3-9月份为发病季节同,尢以3-6月份为甚,死亡率可达20%以上。

治疗:1、内服“红宝一号”连用5天,每包100克,每包可拌饲料20KG;2、同时使用“出血一泼灵”外用,每瓶500ML,每次打半瓶(以温室100平方计),连用两次,外塘每亩水面用1瓶(以1米水深计)。使用药物前最好能把水体的PH值和氨氮,同时进行水体消毒。

三、白点腐皮[fǔ pí 1.豆腐衣。]疖疮病的症状与治疗

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所引起。病鳖体表皮肤糜烂、坏死、溃疡。重者组织缺损,骨胳外露,趾、爪脱落。该病从稚鳖到成鳖都会感染。5-9月份为流行季节。

治疗:1、口服“白点腐皮疖疮消”,每包100克,每包拌20KG至30KG饲料;2、使用“疖疮杀星”和“硫醚沙星”组合,全池泼晒。如果病情很严重,不管是在温室还是外塘都可以用“白点腐皮疖疮消”全池泼晒,一亩水面用20克(以1米水深计)。

四、腮腺炎的症状与治疗

病鳖颈部异常肿胀,全身浮肿,后肢窝隆起,眼呈白浊,少数失明。鳃样组织出血坏死,有的呈白色糜烂,体腔腹水,肠道出血,部分有血凝块。病鳖反应迟钝,常解卧晒台,伸颈死亡。死亡时大多数前肢弯曲,后肢伸直。该病主要危害稚鳖、幼鳖,常年均可发生,以7-10月份较流行。

治疗:1、外用“鳖病康”1-2毫克/升进行水体消毒,每天一次,连用2次。2、内服“甲鱼白底康”连用5-7天,每包“甲鱼白底康”为100克,可以拌料20KG至30KG饲料;3、内服“肝胆康”或外用“保肝利胆解毒液”,以减小药物对甲鱼内脏的损害。

以上治疗方案是根据湖南地区实际成功案例为依据编著,希望对广大养殖户能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