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鳖和鳖种养殖技术介绍


幼鳖是指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10克左右的稚鳖养到150克左右的小鳖。鳖种是将体重150克左右的小鳖养到400克以下的大规格鳖种。这是养鳖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成鳖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快速养殖生产的幼鳖和鳖种养殖都于冬春低温季节在温室[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内进行,须掌握以下环节。

(1)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当温室中稚体重长到10克以上,即进入幼鳖饲养阶段,此时的放养密度可参照表。

表冬季温室幼鳖放养密度

月份平均体重放养数量放养重量鳖池水深

(克)(只/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公斤/平方米)(厘米)

1010700.710—15

1122651.410—15

1235602.115—20

148552.615—20

275403.020—25

3100353.525—35

4150304535—45

5200255045—55

6250205055—70

(2)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畏幼鳖和鳖种对各营养素的要求及投饲技术虽不如稚鳖严格,但随着个体的长大,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量不断增加[增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ēng jiā,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因此对饲料质量的选择及投饲技术的要求仍不能掉以轻心。

投饲技术仍坚持“四定”原则。幼鳖和鳖种应分别选用优质幼鳖及鳖种(或称中鳖)配合饲料,饲料投喂前的加工方法仍有两种,但软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的粒径可提高3.0—3.5毫米,长5毫米;团块状饲料加工时,可适当掺些青菜叶浆汁,以增加维生素量。日投饲总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日投饲率恰相应降低。将它们的投饲率分为个体重11—50克、51—150克及150—250克三档计算,其日投饲率分别为3.0%—3.5、2.5%—3.0%、2.0%—2.5%,并根据其体重增长,至少每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每次投饲后要求在3—4小时内吃完。

(3)日常管理幼鳖和鳖种的日常管理工作与稚鳖管理相似,应抓住以下环节。

①控温、控湿水温控制在30℃,室温保持32—33℃。因鳖是靠肺呼吸的动物,故室内空气中湿度不宜过大,一般湿度保持65—75%。若湿度在90%以上,鳖摄食量减少,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增多。

②控制水位、水质随着鳖个体的增长,鳖池水深也相应增加。温室养鳖重要的工作是控制水质,高蛋白的残饵和鳖粪便在30℃高温下及易变质**分解,引起底沙变黑,池水发臭,影响生长,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不断地充气,增加水中溶解氧,有利于加速有机质分解,改善水质;每天摄食后用虹吸管吸污或排污管排污;较大量的加水、换水。

③预防病害幼鳖及鳖种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腐皮穿孔病、红底板病及雄性早熟、***外伸等病害,其防治方法可参阅“鳖病防治”一节。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