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后期池塘幔子多,怎么办?


进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后期,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污染[污染有两种定义,其一为环境中出现的因其化学成分或数量而阻碍自净过程并产生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其二为外来物质或能量的作用,导致生物体或环境产生**效应的现象。]愈发严重,多数特种鱼养殖池塘会在水面出现[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各色各样的幔子[词语解释:悬挂起来做遮挡用的布、绸子等。]或泡沫,随之引起养殖动物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变差、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或池塘水浑,或水中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升高等诸多问题。下面就此介绍下池塘出现幔子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一、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幔子

一般出现在淤泥厚、水位浅、水体流动性差、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如冰鲜鱼、鸡肠子、高蛋白膨化料等)的池塘。

1、形成[形成(xíng chéng)指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或发生某种情况。]原因
池塘污染严重,营养过剩,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水源蓝藻较多,池塘加水后引入蓝藻,导致水华。

2、主要危害
动物体摄食减少,影响其正常生长;在高温闷热天气,池塘易出现缺氧浮头现象。

池塘水面出现蓝藻幔子

二、绿幔子,黄幔子,红幔子

一般出现在长期使用化肥或过量补肥的池塘。

1、形成原因
水中藻相单一,池塘缺乏营养后易导致藻类老化[老化是指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其性能逐渐变坏,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活力下降,进而形成幔子;天气连续闷热,影响藻类正常生长,出现老化现象,形成幔子。

2、主要危害
池塘产氧能力下降,晚上易出现缺氧浮头,严重时甚至引起泛塘;池塘自净能力下降,水中氨氮、**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影响动物体正常摄食,甚至出现中毒死亡。

甲藻老化,形成红幔子

膝口藻老化,形成黄幔子

三、泥幔子,白泡沫

一般出现在淤泥厚、投喂量大、增氧能力弱的池塘。

1、形成原因
池塘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污染严重,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大量积累,导致出现幔子、泡沫等。

2、主要危害
影响养殖动物正常摄食,延误生长;高温闷热天气,池塘易出现缺氧浮头现象。

池塘水面出现泥幔子

池塘水面出现白泡沫

四、预防方法

1、保障池塘溶氧充足,增氧能力不低于1.0kW/亩,增氧机每天开启时间不低于18小时。

2、定期改底,5-7天使用一次“福地安Ⅱ”,加速分解残饵粪便,减少池塘有机质污染。

3、定期解毒,5-7天使用一次“碧水安”解毒,减少水中有毒物质的积累,稳定摄食。

4、定期7-10天补肥、补菌,如:“藻安生”、“利菌多”等,补充营养,平衡藻相,稳定水体。

5、适当放养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生物控藻,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注意事项:
1、藻类老化后切勿盲目补肥、补菌,避免造成池塘缺氧,加速倒藻。

2、池塘出现蓝藻后,切勿大量使用杀藻药物,防止池塘出现大量死藻毒素,导致养殖动物中毒死亡。

3、定期检测水质,充分了解池塘情况,及早做出应对措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