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黄草坝乡一河区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鱼种,网箱规格6m×12m×3.5m,水深约70m,无增氧设备(见图1),2016年4月27日一次性放规格500尾/斤的鲤鱼共145斤。放鱼时水温约24℃,从进苗后开始有零星死亡,每天1~2尾死亡,后来每天死亡5~6尾,严重时一天死亡600多尾,整个网箱的鱼吃食正常,每天喂6餐,未用药。
5月25日到现场检查,测定水温26.8℃,前一天死亡20多尾。见网箱中飘浮着两尾病鱼,其中一尾鱼侧身游泳鱼,另外一尾竖着打转,用抄网将两尾病鱼捞起,外观两尾病鱼体色发黑,侧身游泳的鱼体表出血(见图2);竖着打转的鱼眼球突出(见图3),腹部膨大,*门发红(见图4)。解剖两尾病鱼鳃无明显病变,镜检鳃丝无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腹腔有腹水,肠道出血、发红(见图5),肝脏、脾脏[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肾脏肿大(见图6),鳔前室膨大,后室萎缩,未见出血。其它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从打转鱼的腹水、肝脏、肾脏中接种脑心浸液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置于28℃下恒温培养。并取2尾鱼的鳃、肝脏、脾脏、肾脏分别用95%酒精和波恩氏固定液固定保存带回公司研究所做**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观察。
结果:经28℃培养48h无菌落长出(见图7);**检测显示2尾鲤鱼锦鲤疱疹**(KoiHerpesvirus,KHV)呈*性,鲤春**血症[病症概述**血症(viremia、virusemia)当**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Springviremiaofcarpvirus,SVCV)呈阳性(见图8)。将鲤春**血症**阳性目的条带进行测序比对,其序列与GenBank中鲤春**血症**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9.6%。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示:鳃淤血、出血(见图9);肝脏有坏死区,可见包涵[是指宽容,原谅。]体样[体样,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ǐ yàng,态度;模样。]物质(见图10);脾脏实质组织细胞[组织细胞(histocyte)又称吞噬细胞(phagocyte)。]弥散性坏死严重,可见大量包涵体样物质(见图11);肾脏肾间组织细胞散在坏死,淤血,可见包涵体样物质(见图12)。
分析:1、鲤春**血症**主要引起鲤鱼幼鱼和成鱼全身出血和腹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例中病鱼无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鲤鱼黑身、突眼、腹部膨大,解剖有腹水,肠道发红,内脏肿大,有鲤春**血症的症状。
2、鲤春**血症于水温8℃~20℃,尤其是在13℃~15℃时流行,春季成为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当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本病例鲤鱼发病时水温在24~28℃之间,可能与放养密度过大、**的适应温度范围增强有关。
3、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肝脏、脾脏、肾脏可见包涵体样物质,已有资料未见鲤春**血症**病发病鲤鱼有形成包涵体的报道,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利洋公司研究所一室雷燕戚瑞荣提供2016.07.14)
图1发病鲤鱼养殖网箱
图2从网箱中兜起的两尾病鱼
图3发病鱼眼球突起
图4发病鱼腹部膨大,*门发红
图5病鱼鳃无明显病变,腹腔有腹水,肠道出血、发红
图6病鱼刚脏、脾脏、肾脏肿大
图7发病鱼的细菌分离结果
图8所取的2尾发病鲤鱼**检测结果
图9鳃淤血、出血
图10肝脏有坏死区
图11脾脏实质组织细胞弥散性坏死严重,可见大量包涵体样物质
图12肾脏肾间组织细胞散在坏死、淤血,可见包涵体样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