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里的“小沙虫”杀不杀,看完您再做决定


我们常说的“小沙虫”主要是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中的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少数为桡足类和轮虫,“小沙虫”主要滤食比自身口径小的小型单胞藻[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类和小颗粒的有机碎屑。今年江苏地区河蟹池塘“小沙虫”比往年多,很多养殖朋友对于“小沙虫”到底要不要杀的问题很疑惑,那么,蟹塘出现“小沙虫”后到底要不要杀,看完了您再做决定。

图1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下的枝角类

图2显微镜下的桡足类

图3显微镜下的轮虫

一、易暴发“小沙虫”的池塘

养殖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的池塘是露天土池塘,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池塘老化严重,底层有机质较多,加上养殖早期大量使用农家肥,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高,当池塘水温为17-30℃时,极易出现“小沙虫”,在没有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对池塘的影响不大,但当“小沙虫”大量繁殖时就需要注意了。

二、“小沙虫”的优缺点

优点:“小沙虫”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青虾及螃蟹的优质蛋白饵料,池塘中少量存在时,可以作为螃蟹和青虾的天然饵料,尤其是青虾;当大量繁殖时可以使用灯光诱捕,晒干后重新拌料投喂。

缺点:“小沙虫”大量繁殖后会滤食池塘中的小型单胞藻类和有机碎屑,导致池塘水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升高,难肥水;同时“小沙虫”的呼吸需要消耗氧气,当大量繁殖时会导致池塘溶氧偏低,影响螃蟹蜕壳成功率。

三、杀虫对池塘的影响

1、很多人认为杀虫后肥水会更容易,其实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性[cìjīxìng (1) [sting]∶讽刺、尖酸刻薄的话引起剧烈痛苦或精神**的性质 使他的责难不带**性的微笑 (2) [kick]∶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的能力 没有**性的酒 ...]大,杀虫的同时也会将池塘中的部分藻类和菌类**,反而会造成水变,直接破坏池塘生态环境;

2、有些人认为“小沙虫”会和螃蟹争夺水体营养,影响螃蟹蜕壳,其实杀虫药**性大,造成蟹苗和虾苗的免疫力下降,影响体质;

3、在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剂量很难把控,剂量小无法**“小沙虫”,剂量大了又会影响蟹苗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同时,杀虫后如果池塘条件未改善,“小沙虫”还会继续暴发;

4、浮游动物也是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少量的“小沙虫”是维持池塘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的关键,只有当“小沙虫”大量繁殖时才会影响池塘生态平衡。

四、处理措施

1、及时检测水质,预防氨氮、**酸盐超标
多数池塘在“小沙虫”大量繁殖后,会选择大量肥水,因此要及时检测池塘水质指标,防止氨氮、**酸盐过高引起蟹苗中毒,导致蟹苗蜕壳不遂甚至直接无力死亡的情况发生。一旦出现氨氮、**酸盐等指标超标的情况要注意适当换水并使用“碧水安(加强型)5kg”10亩/瓶解毒;

2、使用可溶性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肥水
在确保氨氮、**酸盐等不超标的前提下,选用可溶性有机肥肥水,每隔10天左右使用一次“肥水肽Ⅲ”(10亩/桶)补肥,为藻类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来保障水体的稳定;

3、及时补充营养
“小沙虫”过多容易引起池塘水瘦、透明度高、螃蟹吃料不好,及时外泼“营养快线”(3亩/包)补充营养,保证蟹苗体质健康;

4、加深水位,保证水体稳定
深水位(80cm以上)更有利于提高水体的稳定性,保障蟹苗早期成活率;

5、灯光诱捕
如果“小沙虫”大量繁殖,可使用灯光诱捕的方法,连续抽滤7天左右,抽滤出的“小沙虫”可以晒干或煮熟后和饲料一起投喂。

图4水泵灯光诱捕设备

图5灯光诱捕的“小沙虫”

总结:

“小沙虫”少量发生时对池塘基本没有影响,要注意在氨氮、**酸盐等不超标的情况下定期补肥,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营养。一旦池塘“小沙虫”暴发后,不要随便杀虫,抽滤会更加安全,毕竟一二壳的成活率将直接影响螃蟹养殖成活率,而且抽滤出的“小沙虫”还能作为饵料再次利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