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为原虫性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是鲤斜管虫[管虫又名管蠕虫、管栖蠕虫,是一种大型动物,身长能达到1~2米,直径约数厘米。]。一般在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进入越冬池7~8天后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2~3天内会出现大量死亡。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表现为食欲衰退,群游水面,体表[(1).仪表。]及鳃部有大量粘液分泌。镜检后可观察到病鱼体表及鳃丝有许多斜管虫寄生。
防治办法:①预防鱼苗发病,应注意彻底清塘[qingtang
]
,以杀灭水中及底泥中的病原体,鱼种则在入池前用2%的食盐溶液浸洗
[浸洗是词语,拼音是jìn xǐ,指平声的字,指浸入清洗液清除金属表面污垢。]大约20分钟;②用1.5mg/L的硫酸铜
[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全池遍洒;③中草药可用谏树,用鲜枝25~30kg/亩,煎汁全池遍洒,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