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丁鱼又称淡水鲨鱼、**鲨、八珍鱼、水晶巴丁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南亚(Southeast A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一带如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一带经济性状优良的著名的淡水养殖高产鱼类之一。
1、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药物的选择
巴丁鱼人工催产所采用的催产药物主要包括:鱼用促黄体素[促黄体素又称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其纯品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有冻干时不易失活.对雌性,促黄体素可促使卵巢血流加速;在促卵泡素作用的基础上引起卵泡排卵和促进黄体的形成.在牛,猪方面已证实促黄体素可**黄体释放孕酮。]释放激素[激素,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类似物[类似物:胰岛素家族后起之秀,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LRH-A2)、绒毛[绒毛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毛皮毛被中最细短、柔软和数量最多的毛,如:蚂蚱,蒲公英等 约占毛纤维总量的95%-98%。]膜*****(HCG)和马来地欧酮(DOM)、鲤鱼脑垂体[脑垂体是全身内分泌腺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个,但它的体积最小,像颗黄豆。](PG)等。
2、催产药物使用剂量[剂量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为:1.药物剂量;2辐射剂量。]
在人工催产的过程中,催产药物使用剂量的多少主要根据亲鱼种类、性腺发育的成熟程度、催产时期以及水温条件等因素而定。对于性腺发育成熟度[成熟度即研究对象与其完美状态的相对值。]差的亲鱼,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对于性腺发育成熟度好的亲鱼,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则应适当减少一些。人为强制性用高剂量进行催产,或许能够达到提高催产率的效果,但后果是,一来易造成亲鱼“瞎眼”,甚至死亡;二来成熟度差的卵在激素**作用下,产生了“后遗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畸形并逐渐死亡,从而直接影响到鱼苗质量。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具体气候、水温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催产药物以及不同的剂量,使用催产药物时既可以采用单一激素又可以采用几种激素混合进行人工催产,但一般情况下采用混合激素进行催产的效果要好些。
(1)单一激素:绒毛膜*****:雌鱼每千克体重的使用剂量为2000~400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剂[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量减半。
鲤鱼脑垂体:雌鱼每千克体重用脑垂体4~8粒;雄鱼注射剂量减半。
(2)混合激素: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马来地欧酮+绒毛膜*****:雌鱼每千克体重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10微克+马来地欧酮2~4毫克+绒毛膜*****1000~200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剂量减半。
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雌鱼每千克体重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4~10微克+绒毛膜*****1000~200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剂量减半。
绒毛膜*****+鲤鱼脑垂体:雌鱼每千克体重用脑垂体1~2粒+绒毛膜*****1000~200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剂量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