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黄颡鱼)烂皮治疗早晚区别竟然如此惊人!


“烂皮”湖州近几年黄颡鱼养殖较常见且危害很大的病害。一旦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可由每天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几斤发展到每天几百斤甚至上千斤,来势凶猛,让养殖户损失惨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十分重要。

黄颡鱼烂皮病原: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

流行情况:全年皆可发病,发病高峰期是5~8月,水温达到28度以上最易发病,死亡可达50%以上。外伤是该病发生的一重要诱因。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部分区域颜色变淡,不规则褪色,褪色周围可能伴随着出现明显的充血和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出逐渐露出皮下肌肉,严重的肌肉成严重坏死,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最终衰竭而死。




黄颡鱼烂皮实例

基本情况:浙江湖州市东林镇朱老板[朱老板PC在线测价系统是根据用户硬件信息,获取市场价格的免费系统。],两个黄颡鱼塘,面积都是8亩,水深2米,不同的时间短段内皆出现烂皮,下面就是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

7月12日其中一个塘发现有几十条死鱼[本片是关于身份错误和得不到回报的爱情的故事,讲述了一伙来自英国伦敦的抢劫犯在抢劫中遇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趣事。],个别死鱼体表有烂掉的症状,鱼吃料正常4包料,起初朱老板并不在意,氨氮略偏高。
7月14日死鱼有两桶(30斤/桶),死鱼部分烂皮,吃料正常,马上大量换水。
7月15日死鱼有10桶(30斤/桶),死鱼大多数烂皮,大量换水,边进边出,外消:4包三黄散用开水浸泡,待自然**后+2瓶盛典太阳落山后全塘泼洒。鱼不吃料。
7月16日死亡有12桶(30斤/桶),外泼6包应激宁,太阳落山后再用一次盛典+三黄,鱼不吃料。
7月18日死亡有10桶(30斤/桶),下午只进水,不出水,氨氮,**酸盐正常。鱼不吃料
7月19日死亡有10桶(30斤/桶),进水,外泼应激宁,太阳落山2瓶盛典+4包三黄散。
7月21日死亡有8桶(30斤/桶),满水,鱼不吃料,外用[外用是汉语词语,读作wài yòng,意思是用于对外作战。]1.5包黑金粉+3瓶益盛em菌外泼调水。
7月22日死亡有6桶(30斤/桶),鱼吃半包料,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盛弗康+肽酶[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肽链的酶,是国际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盟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NC-IUBMB) 推荐的作为所有蛋白水解酶的一般术语,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肽酶(E.C.3.4.21~3.4.99)和外肽酶(E.C.3.4.11~3.4.19) 。]激安[日语的“激(特)”字、与“安(便宜)”、“辛(辣)”、“うまい(香)”等词搭配,强调“特别便宜”、“特辣”、“特香”。]
7月24日死亡在1桶内(30斤/桶),鱼吃料1包,内服盛弗康+肽酶激安,外用黑金粉1.5包+益盛em菌3瓶调水。
7月26日死亡在十几条,吃料恢复正常,内服盛弗康+肽酶激安。
(盛弗康和肽酶激安各2组拌一包料)
因没有及时治疗,从7月12日~7月26日,14天的时间里死亡2000多斤,可谓损失惨重。

同样朱老板另一个发病鱼塘
7月20日,发现下风口死的几条鱼有一条有点烂皮。马上抽水,只出不进。外用红片一号改底。吃料4包,蓝藻特别多(微囊藻为主)。
7月21日,死亡1桶(30斤/桶),抽水至水位1米,外用红片一号,外消:4包三黄散开水浸泡自然**后+2瓶盛典太阳落山后全塘泼洒。停料。
7月22日死亡在1桶(30斤/桶),死鱼多数都是烂皮,凌晨进水。停料。
7月23日死亡在1桶内(30斤/桶),鱼吃料1包,内服盛弗康2包+肽酶激安2包。
7月25日死亡十几斤,鱼吃料1包半,内服盛弗康+肽酶激安。
7月28日死亡几斤,可吃5包料,内服盛弗康+肽酶激安,外用1.5包黑金粉+益盛em菌3瓶调控水质。
(盛弗康和肽酶激安各2组拌一包料)
7月29日死亡基本没有。
因为治疗及时,从7月20日~7月29日,9天的时间里黄颡鱼烂皮死亡量还不到200斤。可见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同样烂皮,及时治疗的损失200斤,而不及时治疗的损失2000斤。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发现,早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