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的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育好亲鱼是做好人工繁殖工作的前提。亲鱼因生长地区和水温条件的不同,其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年龄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一般雌性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性成熟年龄为3年,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而在华中地区,一般雌性个体2年即可达到性成熟,每年的1月即已开始产卵;在西北地区一般为2龄性成熟,每年的11月下旬产卵。
亲鱼培育工作一般有两种,一是从幼鱼阶段即开始这项工作,将亲鱼的培育与选育相结合,通过不断地选育和培育,最后得到品质优良的亲鱼;另一种是在亲鱼产卵前1个月左右进行,从已达性成熟的个体中选择做为催产产卵和进行人工育苗的亲鱼。我们这里只介绍后一种。
在产卵期前,已达性成熟的雌、雄个体间有明显的差异。雄性个体的黑色素增加,体色变黑;头部较大,口大,下颌向上弯曲,盖住鳃盖;背部略隆起,腹部硬而无弹性;泄殖也不红肿外突。雌性个体的黑色素增加不明显,体色稍淡;头部较小,口大;背部略隆起,腹部大而柔软,有弹性;泄殖孔[泄殖孔也即泄殖腔(cloaca),为肠的末端略为膨大处。]明显外突。所选择的亲鱼具有上述明显的特征外,还要体质健康,无病,无伤。
为培育好亲鱼,要求亲鱼池的面积在300-1000平方米之间,水深1-1.5米之间,水流量为霉1000平方米50升/秒,水体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水温10-14℃,pH7-8。放养密度为1-3尾/平方米。雌、雄性比例为1:1。为促使其性腺成熟,一般前期注水时稍小些,而后期大一些,并在产卵前每天大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至1/3。在培育期间,控制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以内。通过人工调节光照周期,可以调节虹鳟鱼[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Walbaum, 1792),是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冷水性塘养鱼类。]的产卵期。培育期间要加强营养,投喂营养平衡和充分人工配合的饲料。饲料配方可选用俄罗斯或朝鲜的亲鱼用配方。
(二)采卵与受精虹鳟鱼的产卵数、卵径大小与其年龄和个体大小有直接关系。一般大个体鱼所产的卵大而多,高龄鱼较低龄鱼产的卵多而大。一般卵径为4-5毫米。
在亲鱼培育的后期应每天观察其活动情况,当发现雌、雄鱼相互追逐时说明产卵在即,可马上进行人工采卵与受精。采卵前先对亲鱼进行成熟度的鉴定。成熟的雌鱼体色变暗,泄殖孔红肿而外突,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摸有游离卵粒感,轻压腹部会有卵粒从泄殖孔中流出。成熟的雄鱼体色变黑,体表粗糙,黏液减少,泄殖孔周围较柔,用手轻压腹部,会有**从泄殖孔中流出。在采卵前先停止投喂2-3天,然后再进行人工采卵。采卵的方法与其他鱼的做法相同。采到的卵先用等渗液进行冲洗。冲洗后加入**,并用羽毛搅拌半分钟,使精、卵充分接触而受精。然后马上加入少量的水,静置1-2分钟。之后,再加入多量的水,将多余的**洗出。再加入多量水,静置不动,待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充分吸水后(约30-60分钟)可转入人工孵化阶段。等渗液是用90.4克的食盐(含水量8%)、3.4克的氯化钙(含两个结晶水)、2.4克的氯化钾和10.0升的水配制而成。适宜存放温度为5-13℃。使用等渗液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将破卵残液及鱼体液洗掉,以免影响受精卵的发育。
(三)孵化虹鳟鱼受精卵的孵化方式多种多样,玻璃钢水槽、小水泥池、玻璃容器及多种多样的专用孵化器均可。所要求的孵化条件为pH6.5-7.4,水温7-13℃。
直射光照对虹鳟鱼的受精卵和仔鱼有致死作用。因此,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及仔鱼出膜后的几天内,在孵化设施上应加以遮光。
(四)单性鱼的制备技术单性虹鳟在养殖生产上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因此,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虹鳟单性养殖技术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试验是通过激素营养法对虹鳟鱼进行性转换。在虹鳟鱼刚开口摄食时,即性腺分化之前,投喂含一定剂量激素的饲料,获得了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性逆转的目的。雄激素以5毫克17α-甲基**酮每千克饲料的效果较好,投喂3个月,而后转入常规饲料饲养,2龄时解剖观察,雄性化率占群体的74%;雌激素[雌激素(Estrogen)是促进雌性动物第二性征发育及性**成熟的物质,由雌性动物卵巢和胎盘分泌产生。]以剂量为10毫克的雌二醇每千克饲料的效果较好,投喂2个月后而转入常规饲料饲养,2龄鱼解剖时,雄性化率占群体的80%,并且在2龄时对比了雌激素处理组、雄激素处理组及对照组的生长状况,结果是雌激素处理组的生长情况最好。另一种单性鱼的制备方法是利用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照射结合雄性激素营养法培育全雌虹鳟鱼。方法是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每平方毫米的紫外线使虹鳟**失活,使其与虹鳟鱼卵受精,在受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的水中浸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养,紫外线照射雌核发育二倍体发生率可达86.7%。在其开口摄食时,投喂每千克饲料含有5毫克甲基**素的药饵3个月,然后转入常规饲养,最后育成假雄性鱼占74%的群体,用假雄鱼和正常雌鱼受精,会产生全雌性后代。
通过上述方法培育成的全雌性的个体生长很快,可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