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发病后养殖户正确的给药方法


1.浸浴[浸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ìn yù,一般指浸泡或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之中。]法此法多用于收敛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如高锰酸钾、中药金樱子[金樱子(学名:Rosa laevigata Michx. )别名: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糖罐、糖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糖橘子、黄茶瓶、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jinyingzi]等作为辅助浸浴剂,以促使病鳖表皮溃烂的愈合。操作方法:病情轻者宜用[应恰当采用。]低浓度、长时间(至20小时)浸浴,病情重者宜用高浓度、短时间(30分钟至120分钟)多次浸浴。浸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呼吸困难而死亡。浸浴药水[药水是指Q Q堂道具.增加Q Q糖威力1格,医学上一般指液态的药。]总量以淹没病鳖(10厘米)为度,药浴药水的水温与鳖原生活水体的温度差异不宜过大。

2.口服[口服,指:1. 口头上表示信服。]法此法多用于投喂磺胺类药物(按每千克鳖每天用药0.1克,第一次用药量加倍)。抗生素等每天用药20万国际单位,一般3~5天为一疗程。为了保证鳖能口服到预定量的药物,将药与鳖喜食的饵料混制成药饵[yào ěr ㄧㄠˋ ㄦˇ药饵(药饵)据旧经典的说法,药,饵,是“体同而用别”的。],喂药前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以便使鳖每天能吃光药饵,如药物有苦味可添加蜂蜜。

3.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法此法在无法口服投药时采用。注射部位在皮下、腹腔,以后肢皮下或肌肉注射效果为好。注射部位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体重500克以上的成鳖注射量0.5~0.8毫升,体重500克以下的成鳖注射量0.2~0.5毫升,注射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操作动作要轻快,注射后要立即将病鳖放入原水环境中饲养。

4.挂篓(或挂袋法)此法投药量低于全池泼洒该药的用量。篓(袋)宜挂在食场周围鳖出入处的水下10厘米左右的水层中。篓(袋)数量多少,应根据食场大小并要保证鳖正常摄食而确定。篓(袋)中的药量应以鳖将食台上的饵料吃完而药物尚未溶完为适度,通常挂篓(袋)需要持续3~5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