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要求:选择面积15亩的池塘4口,池塘周围环境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符合NY5051的规定。并配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设置进出口,利用进出水口的高低压强差,可控制进水量。在投放苗种前,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进行干法清塘。同时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以培肥水质,用量150千克/亩。
2、苗种投放:在12月底放养规格为80尾∕千克的黄颡鱼5000尾∕亩,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白鲢200尾∕亩。所放鱼种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伤、体质健壮。苗种入池前用5﹪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10分钟。
3、日常管理:(1)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小虾、畜禽下脚料、螺蚌肉等,配合投喂豆饼、花生饼[花生饼,由炒香花生、面粉、糖粉、花生油、蛋等制成。]、麸皮等。全价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40~42﹪,脂肪7~9﹪,糖18~21﹪,纤维素5~6﹪。添加必要的添加剂:VC、免疫增强剂、抗肠炎功能蛋白等。投饵[ ...]采取“四定”原则,整个投饲过程应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份前,日投饵两次,按鱼重量的2~2.5﹪投喂:第二阶段,6~8月水温高,每日投饵3次,可按鱼体重的5~6﹪喂料:第三阶段,9~10月,应适当控制投喂,可按鱼体重3~4﹪投喂:第四阶段,10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饲料的投喂比例逐步减少。在第二、第四两个阶段建议采用饱食法。第三阶段“八成饱”即可。投饵以黄昏为主,每天早晚两次,投喂量以1~1.5小时内是否能将所投喂饲料全部吃完为度,酌情增减投饲量。
(2)水质管理:通过自净循环模式基本达到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污水零排放。养殖污水进入人工湿地,首先进入自然沉淀,然后进入水生植物净化区,最后通过由活性碳、麦饭石等制成的溢流坝进入水源池,以供应养殖池塘用水。为防水体老化,在5月份开始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10~15厘米深;6~9月份每半月换水15厘米,保持水深在1.5~2米。6~9月份每月坚持使用15克/米3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
(摘自《科学养鱼》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