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等地所需淡水[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白鲳[白鲳属白鲳科,为经济鱼类,栖息深度在10-30公尺左右,体近圆形,侧扁而高,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苗种大多从福建闽南地区[闽南地区指福建省东南部厦门、泉州、漳州、龙岩新罗区和漳平,方言通行闽南语,其主要是依据语言、文化、风俗上等来划分的。]调进,由于路途遥远、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时间长,许多养殖场、专业户缺乏淡水白鲳越冬苗种长途运输经验,导致运输成活率低甚至全军覆没。现将淡水白鲳长途运输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强化培育
提供运输的淡水白鲳越冬苗种规格为全长7~12厘米,苗种在越冬后用蛋白质含量30%以上的优质饲料强化培育30~50天,确保体质健壮、无病。
苗种锻炼
待运苗种提前20~25天进行常规锻炼后,筛选分为全长7~9厘米与10~12厘米两种规格。苗种筛选后,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2克化水全池泼洒,防止病菌感染。鱼体经8~10天恢复正常后,每隔2~3天于上午将鱼苗密集在网箱吊网[用于吊运的网袋,原料一般为锦纶、维纶、涤纶、丙纶、聚乙烯、蚕丝或钢丝绳等。]一次,每次3~5小时。苗种锻炼期间在吊网后正常投喂。苗种经3~5次吊网后即可装运[装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uāng ,解释是装载并运输。],苗种运输前停食1天,以排净体内粪便,装运前再吊网2小时。
运输工具
用鱼篓装运,每篓可装水约750公斤,使用氧气瓶充氧。运输前检查鱼篓帆布,确保不漏水。交通工具采用汽车。
苗种运输
在目的地池塘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稳定在21℃以上时起运。待运鱼苗停食1天,吊网2~4小时后计数装篓,每篓装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65~75公斤;运苗用水为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占80%~90%,井水占10%~20%。池水用量视水温高低而定,前期水温低时用量多些,反之少些。所用池水需肥、活、爽、嫩。充氧量能小则小,以鱼种不浮头为标准;运输途中水质变坏时,可适当换水,注意温差变化不要超过3℃,换水时不要直接向鱼体冲水;汽车遇路况不好及大转弯时,应放慢速度,以免过分颠簸使鱼种受伤;运输途中,水温保持在23~29℃,以23~25℃为好;运输时间为20~50小时。运输途中不投喂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