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饲料的选择与投喂管理方法


上次为大家解密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配方师又来咯,上回她讲过大口鲶啦,这次轮到黄颡鱼啦。您知道黄颡鱼饲料[鱼饲料,顾名思义就是给鱼喂养的饲料。]是怎么选择吗?又是如何投喂管理的呢?有请通威股份水产[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和相关的服务或加工行业的总称。]研究所的尹恒老师为大家主讲。

尹恒: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专业,硕士学历,1999年进入通威,主要从事淡水鱼类营养与饲料研发及技术应用工作,主要对原料、添加剂在鱼类上的作用进行评估,筛选出多个产品在水产饲料上进行应用,并对植酸酶在水产料上的应用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参与的多个项目获得公司科技成果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水产研究所核心营养师[营养师(英文:dietitian)职业的出现,是适应社会健康的需求而产生的。]之一,现主要负责重庆片水产料饲料配方与营养技术支持。

重庆片区高级营养师尹恒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骨,属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分类上属于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2012年全国养殖量为21.738万吨,以两广、两湖、浙江[浙江,简称“浙”,省会杭州。]、四川等地为主产地,以广东和浙江地区产量较高。由于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且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鱼价稳定利润可靠,耐运输、上市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及出塘时间灵活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养殖量逐年增加。


黄颡鱼属有5个种类,分为长江黄颡鱼、瓦氏(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中间黄颡鱼、长须(岔尾)黄颡鱼,常见的养殖品种主要为长江黄颡鱼。由于雄性黄颡鱼长势比雌黄颡鱼快30%左右,因此,近两三年,通过生物方法培育的全雄黄颡鱼在市场上逐渐推广开来。

1、黄颡鱼的饲料编号与选择

目前股份公司专用黄颡鱼饲料系列编号为0号、1号、2号、3号(各编号的饲料成分值见表1),0号料[号料是指利用样板、样杆、号料草图放样得出的数据,在板料或型钢上画出零件真实的轮廓和孔口的真实形状,以及与之连接构件的位置线、加工线等,并注出加工符号。]可用于前期苗种培育,1号、2号、3号料主要用于育成阶段,以1号料为主,2号、3号料可在养殖后期使用以降低养殖成本。

表1黄颡鱼系列专用膨化饲料
(注:苏州公司8913、8916分别对应0号、1号,现已淘汰8913,只保留8916,163为四川公司以前用编号,已淘汰)

黄颡鱼的口裂较小,在养殖过程中注意选择适宜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grain size)”,又称“粒度”或者“直径”。]的饲料,目前粒径规格主要有粉料、0.5mm、1.0mm、2.0mm、3.0mm,各阶段的黄颡鱼规格与粒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黄颡鱼饲料粒径与鱼体规格对应

2、黄颡鱼养殖与投喂管理

(1)目前基本采用黄颡鱼精养模式,水花苗每亩可放10万尾左右,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大约50~70%,养至50g/尾上市,亩产量可达到5000斤。如果放50~70尾/斤的规格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四川、浙江地区黄颡鱼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大约在1~1.5万尾/亩,但四川受气候限制,出塘规格较小,亩产在1000斤左右,浙江地区亩产则可达2000斤左右。广东地区的放养密度更高,放养密度大约为3~6万尾/亩,普遍亩产在5000斤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8000斤~10000斤。

(2)川渝和浙江地区选用的黄颡鱼饲料档次较高,一般CP在40%以上。川渝地区对商品黄颡鱼的上市规格要求较小,50g/尾即可上市销售,因此养殖周期一般为一年,当年水花养至9月中下旬即可上市(4~5个月)。饲料系数大约为1.3~1.8。

江浙地区黄颡鱼的精养模式为两年三茬:1第一茬:当年水花经过5~6个月的养殖,达成100g的上市规格出售;29~10月放70~100尾/斤的规格苗,养至次年5~6月上市销售,规格为150~200g/尾;3第3茬:次年6月份放50~80尾/斤的规格苗,通过6~9月的大量投料,在10~11月份能达到150g/尾规格。饲料系数大约为1.2~1.5。

广东黄颡鱼养殖由于饲料档次较四川、浙江低,养殖周期也是一年一茬,饲料系数大约为1.3~1.8,但广东黄颡鱼的出塘规格明显大于浙江和四川。

(3)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近年来黄颡鱼的价格较稳定,出塘价一般在10元/斤以上,饲料成本可控制在6~6.5元/斤,综合成本大约为8元/斤,因此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4)全雄黄颡鱼与普通黄颡鱼相比,养殖成本相当,但由于全雄黄颡生长速度更快,在同等放养密度下,全雄黄颡的产量比普通黄颡约高24~28%,出塘平均规格约提高25%,因此可以尽量选择全雄苗,经济效益更显著。

(5)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性喜弱光,因此投喂时间宜在清晨和傍晚。

(6)由于目前黄颡鱼精养模式下养殖密度一般均较高,而黄颡鱼对较差的水质耐受力差,摄食量会明显下降、拒食,甚至出现死亡,因此要注意水质管理,特别是保证水体中溶氧浓度在4mg/L以上,保持水体中藻菌平衡。




来源:通心粉社区
作者: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尹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