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鱼种培育实例



山东枣庄市水产站周三武等于2001年培育黄颡鱼[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获得较好的效果。他们于6月20日从江苏淡水研究所购买鱼苗[也叫“鱼花”。],长途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至目的地,经过4个多月的培育,计生产黄颡鱼种309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平均亩产206千克,鱼种规格平均全长15.3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体长12.3厘米,体高3.8厘米,体重56克,最大体重64克。大规格黄颡鱼种以30元/千克被人订购,平均亩产值6180元,亩成本3350元,亩利润2830元。投入产出比为1:1.84,可抵同年鲤鱼种培育池的3倍。他们的做法是:

1.鱼苗的运输与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1)放养前的准备鱼苗放养前10天,把培育池的老水捕入另一池子,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彻底清塘,2天后把老水经40目筛绢过滤再抽回试验池(解决水源困难),水深仅40厘米。鱼苗下池前30天,每亩施入鸡粪80千克。

(2)鱼苗运输6月20日上午8:00开始装苗,当时水温25℃,预报最高气温32℃。为了保证运苗安全,采用了封闭降温运输。即尼龙袋[特性尼龙的韧性好,耐磨,容易洗,尼龙布袋分有涂层和无涂层,有涂层的是弹性尼龙布,无涂层的是无弹性尼龙布。]装鱼充氧后,放入泡沫箱,每个箱内再放2个50毫米矿泉水塑料冰瓶,然后回盖用胶带封严封牢。经过1天的运输,到晚上8:00运抵试验池,袋内水温未见升高。2万尾鱼苗成活19200尾,运输成活率为96%。

(3)放养鱼苗运抵后,将尼龙袋先在28℃的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3%的食盐水消毒8分钟,之后慢慢放入池中。

2.人工饲料安排与投喂

(1)饲料安排前期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有鸡蛋黄、豆浆、鱼肉糜[肉糜,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òu mí,指肉粥。]和干鱼虫等。中期饵料是高蛋白[蛋白又名鸡子白,异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配合颗粒饵料,鱼粉30%、糠虾5%、复合氨基酸5%、豆饼20%、菜籽饼15%、麸皮10%、玉米5%、次粉8%、矿物盐2%、多种维生素0.2%,粗蛋白含量39.5%。

后期饵料是低蛋白配合颗粒饵料,鱼粉15%、糠虾5%、复合氨基酸5%、豆饼25%、菜籽饼15%、麸皮15%、玉米8%、次粉10%、矿物盐2%、多种维生素0.2%,粗蛋白含量33.5%。

(2)饵料变换鱼苗下池第2天,池水透明度为30厘米,轮虫具有一定密度,之后再未施肥。饵料品种的变换分为三期:①前期。从6月21日至8月12日,前1周以蛋黄为主,辅泼熟豆浆;第2、3周以熟豆浆为主,辅以鱼肉糜;之后以干鱼虫为主,辅以鱼肉糜。②中期。从8月13日至9月6日,使用粗蛋白为39.5%的配合颗粒饵料。③后期。9月6日之后,使用粗蛋白为33.5%的配合颗粒饵料。

(3)投喂技术前期,采用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中期和后期在活饵台定点投喂,形成条件反射。一般情况下日给饵3次,时间为上午8:00时、下午5:00时、晚上9:00时,给饵量依据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晚上一次明显较多。

3.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由于池水既老又浅,无水补充,池子40~60厘米的水深有1个月,直到7月下旬依靠降雨和**水位回升,池水才达到90厘米。8月一场大雨,又使池水达到120厘米,之后很快又下降至100厘米上下。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1)泼洒生石灰每亩用量13~15千克,共计8次。其中有3次的主要目的是调节pH。

(2)泼洒“杀菌王”药片共计用5个疗程。其中2个疗程是为了防治烂鳃病,3个疗程是为了改善水质。

(3)喷水增氧池中水浅泥厚,为了使池水不致混浊,经常用水泵抽水再喷洒回池中,既改善水质又能增氧。

(4)捕杀蝌蚪由于春早时间长,周围的青蛙成群**鱼场,数量大大多于往年,几乎天天得捕杀蝌蚪。

(5)投喂浮萍每周撒喂1次,20~30千克,既是鱼种的喜食饵料,又可遮荫降温,还能起净化水质作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