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的团头鲂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均匀、无病害,严格剔除畸形鱼和野杂鱼,以保证鱼种池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和产量。团头鲂鱼种体质好坏的鉴别方法,可用容器将集于网箱中的鱼种舀起观察,行动活跃、敏捷,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有银白色亮光,鳞片完整,头小背厚,无病虫害伤痕,常逆水争上游[跑得快(争上游)打一副牌时,也称为“关牌”,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大学校园当中亦很盛行。],容器中无水时身体不弯曲,这样的鱼种为优质鱼种,反之则劣。亦可就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观察鱼种,优质鱼种行动活泼,常集群游动,白天多在水中活动,受惊后迅速潜入水底,吃食争先恐后[争先恐后,汉语成语,拼音是zhēng xiān kǒng hòu,释义: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一般在日出前浮头,过后则沉入水中,浮头时多在池中间徘徊,雷阵雨[雷阵雨(thunder shower)是一种伴随着闪电和雷鸣的阵雨或暴雨的强对流天气现象。]后,常在池边活动觅食,若不然而为劣质鱼种。为防止鱼病,鱼种下塘前最好用3~5克/升的食盐溶液药浴3~10分钟,杀灭鱼种体表的病菌。
团头鲂鱼种培育,一般都混养其他鱼种。由于团头鲂鱼种的抢食能力不如其他鱼种,因此在以团头鲂鱼种为主的鱼种培育池中,团头鲂夏花鱼种的放养时间应比其他配养夏花鱼种提前20~30天放养,以避免配养鱼类的鱼种早期个体大、抢食凶,而影响团头鲂鱼种的正常摄食和生长,造成团头鲂鱼种出塘规格过小。培育池中团头鲂鱼种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情况、出塘规格要求及培育技术等加以考虑,一般每亩放养6000~12000尾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