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池塘养殖青鱼试验


  为了改变常规池塘混养青鱼[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模式,我们于2003年1月在长沙县水产良种繁育场1排1号池进行了80:20养殖青鱼试验,亩产青鱼408.3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亩纯盈利2020元,投入产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生产投入和产品分配的平衡关系。]比1:1.53。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条件
池塘面积6亩,水深2米,池底平坦,淤泥浅,四周围水泥护坡,注排水方便。配制2.2千瓦潜水泵[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自动投饵机各一台,放养前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100千克/亩干池清塘。

2、鱼种放养
  试验青鱼种由湘*鹤龙湖购入,经3%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下池,共投放1050尾。

  3、饲养管理
⑴饲料投喂
  本次试验中主要投喂沅江通威166青鱼育成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28%),使用自动投饵机定时投喂,每天2-4次,日投饲量为吃食鱼总体重1.5%-2.5%,具体视天气、水质、鱼的摄食状态而定。同时在青鱼生长旺季,每20-30天投喂活鲜螺蛳一次,每次500-750千克,满足青鱼营养需要。本次试验共投喂166青鱼育成料4640千克,活鲜螺蛳4000千克。
⑵水质管理
  春季水位一般控制在1.5-1.6米,随着鱼的生长、气温升高,夏季加深至1.8-2.0米。透明度控制在30-35厘米,主要生长季节每10-15天换水1次,夏季晴天中午和*雨天凌晨及时开增氧机,并每隔20-30天泼洒生石灰一次,保持水质“活、嫩、爽”。
⑶鱼病防治
  二、三龄青鱼一般不易患病,在养殖过程中主要是定期泼洒生石灰,并每隔30天用灭虫灵(A)15毫升/亩•米全池泼洒,以杀灭各种寄生虫,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重大病害。

二、试验结果

试验自1月9日开始到当年11月下旬结束,**成鱼3430千克,其中青鱼2450千克,平均个体为3180克,每亩产值为5823元,成本3803元,纯利润为2022元,投入产出比为1:1.53。

  三、分析与讨论

  1、池塘80:20养殖青鱼比常规池塘混养青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要好,且利于成批量上市,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给养殖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青鱼鱼种以750-1000克左右较理想,这样正好抓住青鱼后期生长快、不易患病的特点,经一个养殖周期起捕时一般可达3-3.5千克,市场效益最佳。

  3、该次试验中,在青鱼生长旺季定期投喂活鲜螺蛳,较好地补充了配合饲料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对保持野生青鱼肉质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投喂活鲜螺蛳增加了水体耗氧,特别是投喂后的前几天,应注意防止青鱼缺氧,及时开启增氧机。

  4、该试验中投放的湘云鲫具有较密的鳃耙,能滤食部分浮游植物,主要起到代替部分鲢鳙鱼净化水质的作用。放养量以50-80尾为好,太高易与青鱼争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